A- A+

《基金》精準醫療族群湧錢潮 長線看俏

時報新聞   2020/07/08 08:42

【時報-台北電】今年來股市資金大量湧向醫療類股,以醫療ETF為例,1~5月已淨流入120多億美元,遠高於過去幾年單一年度的金額。投信法人表示,健康醫療產業因為同時兼具防禦性特色、創新成長題材,在疫情肆虐、地緣政治等多重風險環伺下,充分展現「護城河」功用,吸引資金抬愛。

 根據大和計量統計,醫療相關ETF前五月資金淨流入超過120億美元,遠高於過去幾年的單一年度金額,其中,4~5月流量爆表,金額達108億美元。市場預期,全年流入金額上看300億美元。

 第一金全球AI精準醫療基金經理人常李奕翰表示,在資金氾濫下,勢必尋找出海口,而醫療類股的防禦性、成長題材,提供「護城河」功用,達到攻守兼備的目標。

 常李奕翰表示,疫情促使更多資金投入醫療產業,在疫情期間,以治療、疫苗開發為主,而進入後疫情階段,關注焦點會轉向公共衛生、預防醫學,AI人工智慧、基因檢測、大數據分析,將扮演關鍵角色,吸引投資人目光。

 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呂丹嵐表示,中長期而言,營運穩健性仍以生技醫療產業最佳,也因此即使第二波疫情發生,生技醫療產業的風險相對較小。操作策略上,維持加碼生技股的策略,主因受到政策逆風較少且較具研發能量,並看好新技術平台的公司,例如Peptide技術、Bispecific技術、mRNA技術等。

 台新智慧生活基金經理人蘇聖峰表示,分析師預估2020年美國大型生技股與製藥股分別擁有6%與10%的獲利成長。就評價面分析,生技股在市場修正時具有防禦特性,目前生技股2020年本益比為12倍,製藥為14倍,皆低於美股大盤,可逢低布局。

 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醫療保健基金核心基金經理人黃壬信認為,第一季疫情衝擊又快又急,讓各國投入生技醫療研發,也讓生技醫療成為國防軍備武器之一;而受制疫情無法手術或到院治療的病患,第二季末已開始湧出,下半年看好醫療器材等產業,仍具表現機會。(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孫彬訓/台北報導)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