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歐股週線翻紅小漲但科技股淪為拖油瓶,大型科企財報左右市場盛衰

國際股市   2024/07/29

歐股在經歷九個月來單週最殺行情後,26日當週週線翻紅小彈,但汽車和科技股仍扮演拖油瓶的角色,而未來一週美國科技七雄將有四雄財報登場,不僅牽動歐洲科技股股價跟著連動,預料也將左右歐股大盤的盛衰。

道瓊歐洲600指數連續兩天回吐6.84點或1.33%後,26日反彈4.20點或0.83%,收在512.83點。經此一彈,週線翻紅漲0.55%。25日收在508.63點,為5月6日以來最低。歐股在19日當週週線急挫2.68%,為三週來首黑,並創下去年10月20日當週挫跌3.44%以來九個月最大單週跌幅。

在26日這一週,歐洲汽車類股週線挫跌2.39%,為二十大類股表現最遜,科技股跌1.33%淪為「弱四」之一,醫療保健類股週線漲幅達2.13%最旺。

值得注意的是,在7月29日到8月2日這一週,美國科技七雄中的四雄,微軟(7月30日),蘋果和亞馬遜(8月1日)及Facebook母公司Meta(7月31日)將公布第二季財報。歐洲半導體巨擘安謀(ARM)也將登場。市場將視這些大型科企財報表現,衡量他們能否把人工智能(AI)熱潮轉化為獲利的程度,從而判斷其高昂本益比水平合理性,然後調整投資組合。

另一方面,而以中國為主要出口腹地的歐洲,中國經濟的良窳也將左右歐股「市」氣。儘管國際貨幣基金(IMF)5月底將中國今年GDP(國內生產總額)增速估值為4月發布的4.6%調高至5.0%、並將2025年預估值上修0.4個百分點至4.5%。

但IMF副總裁戈皮娜特(Gita Gopinath)近期警告,鑑於人口老齡化、生產效率提高緩慢、房地產陷入危機、全球經濟陣營分化的風險加大,如果中國不進行深遠的結構性改革,其經濟的中期增長潛力將會在五年內降低至3.3%。「已經破滅但尚未消失的房地產泡沫、負債累累的地方政府、缺乏消費意願的民眾正在影響市場情緒,對經濟增長造成壓力。北京政府一方面應該用一次性補助來讓房屋盡快完工,另一方面也必須清理整頓房地產業。但最重要的是,中國的增長模式必須更加傾向於消費,其手段則包括構建更有效的社會保障網絡,而非把掙來的資金都投入到鋼筋水泥或者工業領域中。」

戈皮娜特也就中國的產業政策表達擔憂,並隱晦地暗示這會造成資源錯配且傷害貿易伙伴。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