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大陸產業》虧損巨大 陸太陽能五龍頭裁員近9萬

時報新聞   2025/08/03 15:46

【時報-台北電】大陸太陽能產業作為大陸「新三樣」出口產業,正面臨嚴峻的「內捲」,也陷入產能過剩、價格暴跌的困境。據統計,2024年大陸五家龍頭企業合計裁員將近9萬人,占比高達總員工數三分之一。

 路透2日報導,每年全球生產的太陽能板數量約為實際需求的兩倍,而大陸作為全球太陽能設備供應最大國,業內企業嚴重虧損,展開最新一波大裁員。

 其中,本土五家龍頭企業隆基綠能、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與通威股份,2024年合計裁員約8.7萬人,平均占總員工數的31%。這波裁員潮不僅包括主動裁撤與自然流失,且與企業為控制虧損,縮減薪資、削減工時有關。

 晨星公司(Morningstar)分析師Cheng Wang表示,大陸的太陽能產業自2023年底以來已經進入下行週期,2024年的情況進一步惡化,並且2025年看起來仍未見好轉。

 中國太陽能行業協會7月簡報指出,自2024年以來,已有超過40家太陽能企業退市、破產或被併購。

 大陸政府自2024年下半年起終於出手,多次釋放整治「內捲」競爭的訊號。今年7月大陸工信部召集14家太陽能企業及協會座談,大力推行「反內捲」,推動太陽能行業從「價格競爭」向「價值競爭」轉型。

 然而,傑富瑞(Jefferies)分析師Alan Lau估計,大陸至少還需淘汰20%至30%產能,太陽能企業才可能恢復獲利。天合光能董事長亦在6月業界會議上表示,儘管大陸發改委早在2月即呼籲暫停新增項目,但多數新廠仍持續擴產。突顯出去產能壓力與地方落實難度。

 中信建投研報分析,當前大陸太陽能行業處於盈利底部,「反內捲」政策是推動行業中長期盈利修復的核心動力,後續政策方向預計主要集中在整治低於成本價惡性競爭,以及產能整合,推動落後產能有序退出以及行業自律,近期價格端在政策驅動下已出現明顯上漲。(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楊晴安/綜合報導)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