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觀點:高盛估,美企承擔美國關稅成本近六成,川普貿易戰衝擊擴大
財訊新聞 2025/08/05 08:39

【財訊快報/陳孟朔】隨著美國總統川普本週擴大關稅攻勢,自8月7日起,從寮國等貧窮小國到加拿大、瑞士等富裕貿易夥伴,輸美產品將面臨更高的關稅壁壘。高盛最新分析師指出,儘管部分成本由出口國吸收,但真正承擔主體仍是美國內部消費者與企業,其中企業更是首當其衝。
外電引述高盛經濟學家估算,海外出口商僅吸收約20%的關稅成本,而美國企業則承擔約60%,餘下由消費者承擔。這意味著川普的關稅政策實質上正在對美國企業營運成本與獲利構成重大壓力。
美國媒體報導,包括沃爾瑪(Walmart)、寶潔(P&G)、福特(Ford)、百思買(Best Buy)、愛迪達(Adidas)、耐吉(Nike)與玩具大廠美泰兒(Mattel)等大型企業,已因應進口關稅調升而調高產品售價,部分更出現毛利率惡化與獲利下滑。
從通用汽車(GM)到品牌服飾與零售通路,多數美國企業已表態關稅成本難以完全轉嫁,最終反映在企業盈餘疲弱。Nike、Ford等企業先前均在財報中提及關稅對原物料與供應鏈造成壓力,並警告未來數季毛利率難有改善。
根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資料,川普自2025年初掀起的新一輪貿易戰,已將美國進口平均關稅自2.5%推高至18.3%,為1934年大蕭條時期以來最高。該機構估算,關稅全面影響下,普通美國家庭每年將增加約2400美元的生活成本,形成通膨與實質購買力雙重壓力。
在川普本週對印度、瑞士與部分歐盟產品發出新一輪關稅警告後,市場憂心企業經營環境進一步惡化,可能壓制資本支出與就業擴張,進一步削弱美國經濟復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