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各報要聞》美宣布台關稅20% 高於日韓

時報新聞   2025/08/02 10:13

【時報-台北電】美國總統川普設定的對等關稅大限於8月1日截止,白宮在7月31日公布新調整的92國對等關稅清單,稅率從10%到41%不等。台灣稅率定為20%,低於川普原先在4月初宣布的32%,但高於鄰近的日本和韓國的15%,台灣與日韓同稅率的希望落空。新稅率將於美東時間8月7日生效實施。

 白宮發布後,賴清德總統1日上午於總統府針對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親上火線,他向國人說明與美談判已經完成技術性磋商,但因最終總結會議尚未進行,所以20%為「暫時性關稅」,後續仍會持續爭取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美國政府也表達意願與台灣再進行談判。此外,政府也會透過「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因應美國關稅政策。

 7/8已談成 美考慮與陸協商擱置

 賴清德指出,談判截至目前為止,雖然已獲致階段性成果,由32%調降為20%,但20%稅率從一開始就不是台灣談判的目標,希望在後續談判爭取對台灣更有利、更合理的稅率,美國政府也表達意願與台灣進行談判。目前已經完成技術性磋商,但因為最終總結會議還沒有進行,所以並沒有得到最終稅率,這也是暫時性關稅的由來。

 據路透報導,一位不具名美國官員表示,賴清德關於談判仍在進行中的說法「正確」。這位官員指出:「這項臨時稅率(interim rate)低於原先稅率,也遠低於數個目前仍在談判中的其他主要貿易夥伴。我們可將此解讀為,台灣的提案獲得不錯反應,並已接近達成最終協議。」

 英國《金融時報》則引述兩名台灣官員與一名美國官員的話稱,台美談判官員早在7月8日前,已就構成關稅協議核心內容的市場准入議題達成基本協議,原本希望數天內能公布協議。一名知情人士說:「川普擱置協議可能性有好幾個,但我認為美中貿易協商是箇中因素。」此外,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多次要求,台灣應比照日韓的承諾,加碼投資美國,也是台美遲遲未能達成協議的原因之一。

 美關稅戰 邁向新保護主義時代

 台灣為美國的第7大貿易夥伴,去年對美貿易順差達739億美元。美媒指出,由於目前半導體和電子產品被豁免徵收關稅,這次台灣輸美商品將被課20%關稅僅影響一部分產品,然而,接下來重點是面對美國依據「232條款」所啟動的半導體產業調查結果,亦即未來可能祭出的半導體關稅。

 CNN形容,川普宣布對全球徵收歷史性新關稅,美國藉此擺脫數十年來的自由貿易,邁向新保護主義時代。一位要求匿名的美國高階官員表示,美方對貿易夥伴實施三級關稅:美方順差國,維持10%基準關稅;談成協議且逆差可控國,關稅15%起跳;沒談成協議又有巨額貿易逆差國,適用更高關稅。

 防洗產地 加徵40%懲罰性關稅

 白宮公布的配套關稅方案還包括,針對「轉運貨物」(俗稱洗產地)加徵額外40%的懲罰性關稅。「轉運貨物」指的是從高關稅國家先運送至低關稅國家,再重新出口至美國的貨品。美國行政部門預計在未來數周制定一項原產地規則,界定哪些類型的商品和成分也適用於這40%稅率。

 川普總統發表聲明說,部分國家「已同意或即將同意與美國達成具實質意義的貿易與安全承諾」,而其他國家「若非未與美國進行協商,便是提出的條件,依我判斷,未能充分解決貿易關係中的失衡,或在經濟與國安議題上與美國的立場未足夠一致。」

 川普在7月31日簽署的行政命令中,正式確認他與歐盟、日本、韓國、英國以及菲律賓等貿易夥伴所達成的協議,其中日本、韓國及歐盟的對等關稅均下調至15%,被認為是最大贏家。最大輸家則是中國大陸與瑞士,此次瑞士關稅的稅率猛增8個百分點至39%,最令人意外;而美國對中國多項關稅加總也仍達55%。

 另值得一提的是,非洲內陸國賴索托對美出口商品的關稅稅率,從原本高達50%的懲罰性關稅,一口氣調降至15%。賴索托為台灣前邦交國,是美國人牛仔褲的主要供應來源,台商在當地開了不少家工廠。不過,南非輸美商品稅率為30%,而賴索托與南非屬關稅同盟,台商恐仍會受到重大影響。

 川普接受NBC新聞獨家電話專訪稱,自己的大門始終敞開,歡迎具吸引力的提議。他說:「這並不代表4周後不會有人來說,我們可以達成某種協議。」川普曾拋出以新關稅收益向民眾發放「退稅」的構想。(新聞來源:中國時報─記者王嘉源、王千豪/綜合報導)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