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台北股市》陶治瑋專欄-關稅變數仍存 台股停看聽

時報新聞   2025/08/03 16:58

【時報-台北電】美方在期限前的最後六小時拍板對台灣課徵20%對等關稅,雖稅率略高於日、韓的15%,但如同南韓前例,這並非最終結果,後續仍有透過協商調降的空間,台美雙方預計將就供應鏈合作及232條款展開更深層的談判。

 從出口結構來看,對美關稅提高至20%,對傳統產業及與日韓同類產品輸美的廠商較為不利,惟台廠與中國大陸供應鏈屬於高度競爭,而台灣關稅相對中國大陸低,將具有關稅上優勢。此外,市場關注台灣對美進口讓利的項目,包括農產品與汽車等。據統計顯示,兩者僅分別占台灣GDP的1.47%與0.78%,即便調降關稅,整體經濟衝擊可控。值得留意的是,美國8月上旬將公布232條款半導體關稅,對台灣出口美國影響更為深遠。

 本周FOMC會議維持利率區間於4.25%至4.5%不變,惟鮑爾釋出延長觀察關稅對通膨的影響,使市場對9月的降息預期延後。推升美元指數強彈至99.9,而債市未見明顯反映。美10年債殖利率仍在4.3%至4.5%間盤整,市場靜待川普提名聯準會下任主席,預期人選最重要條件為降息立場鮮明者。

 美國目前尚未公布半導體關稅具體細節,現行拍板的20%對等關稅,初步主要衝擊台灣出口美國的「非半導體及資通訊產品」。觀察品項結構,其中,基本金屬多以涵蓋於既有鋼鋁關稅範疇,受影響有限;但機械、塑化與橡膠產品將成為關稅影響較深的區塊,尤其日、韓稅率僅15%,在報價及接單競爭上對台廠形成壓力。

 真正關鍵仍是尚待公布的半導體關稅,由於台廠除了對美直接出口,亦有大量透過海外設廠在銷美模式,初步預估銷美總金額逾新台幣4兆元,若未來課徵高關稅,將對台股獲利衝擊較大,投資人應密切留意後續相關訊息。

 隨著台灣關稅結果出爐,關稅稅率20%高於鄰近出口的日、韓15%,短線失望性賣壓出籠,台股拉回修正。後續仍有美方針對半導體的232條款調查結果,預料將牽動半導體供應鏈情勢,對台股中期發展具一定變數。

 觀察技術面,日KD指標出現背離且轉為下彎,搭配周KD位處高檔區,顯示短線指標修正風險增溫,然而,台股中、長期均線持續走升,加上國安基金持續在場內護盤,有助於穩定市場信心,預料指數下檔仍具有一定支撐力道,操作策略上,建議投資人應採快進快出策略以應對震盪行情。

 就操作面觀察,近期美國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陸續公布財報,不僅整體財報表現亮眼,更同步釋出將擴大資本支出的訊息,顯示對AI長線發展仍具高度信心,此舉進一步強化市場對AI供應鏈的信心。

 上市櫃企業半年報陸續出爐,財報表現佳的族群明顯獲得市場資金青睞,包含:PCB、BBU、EMS及散熱等族群,近期股價再度走揚,顯示資金聚焦基本面成長題材股,逢拉回可伺機布局。原物料方向,受惠中國大陸限產政策及雅下工程推進,推升原物料報價回溫,鋼鐵、塑化等,傳產股亦展現補漲契機,成為短線盤面類股輪動下的操作選項之一。

 展望後市,8月底即將登場的台北自動化展,預期將聚焦人形機器人技術發展,目前機器人概念股的股價位階偏低,在第二季匯損干擾逐步淡化、產業題材再度發酵下,將具備補漲潛力,後續表現值得關注。(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富邦投顧副總經理陶治瑋)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