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在機器人產業相互較勁
全球縮影 2025/04/14

(1)現象:由於人力缺乏與成本上升,全球政府正加大對機器人研發的投資,2025年相關計畫預計達130億美元。中、日、美、韓、德國仍是工業機器人安裝量前五名。
(2)原因:美國在AI訓練技術上具優勢,如VLA模型和Google Gemini 2.0技術提升了人型機器人的空間理解和步態平衡能力,並擁有涵蓋雲端到終端的高效能晶片生態系,使其在AI和機器人領域保持領先地位。中國則受「十四五」規劃政策驅動,重視供應鏈自主開發與關鍵零組件自給自足,並依靠其全球最大電池生產地的優勢,為未來人型機器人進一步量產和提升電力性能打下基礎。
(3)影響:美中兩國在人型機器人領域的發展策略差異,將導致未來五年商用產品價格顯著分級和應用場景差異。美國廠商以高負重和長續航力見長,適用於工廠和倉儲自動化,而中國則專注於多元佈署和提高自由度,以期在應用場景上更具靈活性。這種競爭格局將促使區域生態圈的形成,推動本地生產和產業在地化發展,進一步加劇美系高資本與中系低成本的AI競賽。(黃輝明)
(4)受影響股票:上銀(2049)
台達電(2308)
鴻海(2317)
所羅門(2359)
盟立(2464)
穎漢(4562)
廣明(6188)
達明(4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