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美國港口進口降溫,貿易戰陰霾壓抑亞洲出口動能

全球縮影   2025/10/16

(1)現象:外電報導,美國最大港口洛杉磯港在2025年第三季處理290萬個TEU貨櫃,創下歷史新高,但9月進口量卻年減8%,為連續第二個月下滑。港口主管指出,隨著川普政府加徵關稅、推高物價,美中貿易談判仍不穩定,未來數月貨運量可能進一步減少。全美零售聯盟預測,2026年1月美國進口量恐較今年同期再降16%,顯示美國內需與進口需求同步放緩。

(2)原因:此波進口衰退主因為貿易戰帶來的關稅壓力,使美國進口商提前囤貨、導致後續需求轉弱;同時美元強勢與高利率環境抑制消費支出。洛杉磯港的空櫃量年減10%,意味亞洲回運貨櫃減少,將壓抑往後出口運能。由於洛杉磯港是亞洲主要出口商貨物流向美國的重要節點,其貨運降溫代表外需動能轉弱的前兆。

(3)影響:美國進口放緩將牽動亞洲出口導向型經濟體的製造與運輸業,特別是電子零組件、機械及消費品供應鏈。中長期來看,若川普新關稅措施全面實施,跨國企業將加速供應鏈分散化,可能改變台灣製造業的接單結構與外銷節奏。此外,全球航運景氣也可能提前步入淡季,影響運價與艙位利用率。

(4)受影響股票:長榮(2603)

陽明(2609)

萬海(2615)

儒鴻(1476)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