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零組件營運持續高歌,散熱、PCB/BBU族群列入白馬股名單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5月20至23日登場,今年以「AI Next」為核心主題,特別聚焦於3大關鍵領域,包括智慧運算與機器人(AI&Robotics)、次世代科技(Next-Gen Tech)與未來移動(Future Mobility),涵蓋機器人與無人機、生成式AI與大數據、邊緣運算、雲端高效能運算(HPC)、量子技術等重點。
此次展會的重點依然在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的重量級演講,以及AI伺服器相關的GB200、GB300機種的量產與出貨進展;此外,台廠所展示的液冷散熱、光電共封裝(CPO)、AI PC、人形機器人等相關技術與產品,亦將是觀察產業動能的重要指標。
近期,外資摩根士丹利在最新大中華科技硬體報告中指出,4月GB200機櫃出貨量大增,達1500櫃,相較於第1季的1000櫃明顯增長,顯示出顯著的月度出貨加速,也代表整體供應鏈拉貨動能強勁,單月出貨量遠超今年首季;對此,可望使身為供應鏈的鴻海(2317)、廣達(2382)、緯創(3231)因此受惠,故皆給予「優於大盤」的評等。因此,在基本面以及美中雙方貿易戰暫時休戰的消息面均傳出利多帶動下,可見ODM大廠近期股價持續墊高。
而在AI伺服器出貨成長挹注下,相關零組件族群也有所表現,其中,散熱類股中,包含奇鋐(3017)、雙鴻(3324)、健策(3653)、建準(2421)等個股4月營收均同步寫下單月歷史新高,且法人看好訂單動能延續,營運可望持續走高。而摩根士丹利也在報告中表示,目前奇鋐、雙鴻、建準3家散熱廠受惠出貨持續成長,第2季營收預估將季增超過10%,表現亮眼,整體散熱產業未來持續看旺,並給予奇鋐「優於大盤」評等。
奇鋐首季EPS高達8.28元,較去年同期翻倍成長,創單季新高,主要受惠AI伺服器熱管理需求強勁推升散熱模組與水冷產品出貨,且美國關稅及匯率皆未有明顯影響,產能持續滿載水準。公司也樂觀看待,第2季營收可望季增15至20%,在無系統性風險情況下,全年營收目標年增逾35%,淨利則將成長超過50%,全年營收可望呈逐季走升格局。
此外,奇鋐也看好後續GB300平台量產,強調新1代GB300從原本規劃的Cordelia架構改回GB200採用的Bianca架構此舉對公司有利,因奇鋐是既有的GB200主要散熱模組供應商,可望延續主要供應地位。而公司預估將於第3季初完成GB300平台散熱模組的量產準備。法人預期,若GB300相關模組於第3季進入量產階段後,可望拉動公司全年AI伺服器營收達倍增表現,並推升伺服器產品占比突破4成。
PCB廠金像電(2368)營收同樣繳出好表現,單月營收自2月起,已連續3個月續創歷史新高;累計前4月營收達165.58億元,年增38.4%。公司去年AI伺服相關產品占營收比重已達20%,今年持續以伺服器以及高階交換器為主要成長動能,法人預估,金像電客戶囊括4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客戶訂單力道強勁,加上網通領域的高階400G交換器占比將提升,而800G交換器也會有成長,在此動能帶動下,營收成長可期;且在高階產品良率改善下,對毛利率亦有幫助。
受惠高毛利Infra產線比重由前季的60到65%提升至65到70%,毛利率達30.4%,帶動CCL廠台光電(2383)首季獲利創新高,單季稅後純益達34.69億元,為單季獲利首度突破30億大關,EPS超過1個股本,達10.01元,表現超出市場預期。而4月營收雖較前月的歷史新高水準小幅下滑6.22%,為71.91億元,但仍大幅年增42.12%,且是單月營收次高;在4月之前,自去年11月起,台光電單月營收已連續5個月創單月歷史新高。儘管法人預期第2季可能受去年高基期以及匯損影響,但在800G交換器產品推升下,仍看好今年營運表現有望創新高。
而隨著AI晶片功率不斷提高,使電源供應與備援電力重要性提升,Digitimes預估,今年全球電池電力備援模組(BBU)市場規模將達3.7億美元(假設BBU市場滲透率50%),並隨著搭載GB200與GB300 GPU的伺服器逐步出貨,今年將成為市場大規模導入BBU的關鍵年,其中,又以台廠電源供應器雙雄台達電(2308)、光寶科(2301)為供應鏈電源解方的關鍵整合者。另外,電池模組廠AES-KY(6781)、順達(3211)和新盛力(4931)已經穩定供貨,系統電(5309)有機會在今年下半年出貨,可望擠身供應商之列。
AES-KY是新普(6121)旗下專注於鋰電池模組設計的子公司,主要產品分為BBU與輕型電動載具用電池(LEV)兩大類。AES-KY的主要客戶包括美國最大CSP業者,受惠客戶需求,公司今年前4月累計營收達47.45億元,年增55.4%;第1季EPS達9.7元,遠優於去年同期的5.41元,寫下近9季新高。展望未來,公司高毛利的BBU占去年營收比重已突破5成,今年第1季再拉高至6成左右,法人看好,在資料中心擴建需求持續下,今年全年比重可望再增長。
順達第1季雖因IT產品價格競爭造成營收下滑,不過BBU等非IT產品比重拉升,因此帶動毛利率增至15.91%,寫下歷史新高紀錄,EPS為1.07元。公司預期,今年IT產品營收貢獻雖下滑,但減幅不會太多;而非IT產品可望拉升到3成以上,包括BBU、儲能系統、輕型電動載具等,今年營收絕對數字和比重都將大幅成長。整體力拚營收和本業獲利持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