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從大立光、南亞科看匯損壓力,台灣出口與營收創新高,匯損風暴悄然來襲

產業評析   2025/07/21

今年6月,台灣出口值與上市櫃公司營收雙雙寫下歷史新高,展現一片榮景,然而,在台股基本面強勁、聯準會預期降息、美元走弱、與海外資金回流等多重因素的背景下,新台幣強勢升值,第2季升值幅度近11%,進入第3季後,新台幣匯率持續走強,一度升破29元,對營收以美元計價的業者造成衝擊。

光學鏡頭大廠大立光(3008)在7月10日召開法說會,成為首個引爆重大匯損的指標企業。大立光第2季稅後純益10.32億元、季減84%、年減77%,EPS7.73元;上半年稅後純益達74.75億元、年減29.5%,EPS56.01元。儘管匯損影響獲利表現,但大立光第2季毛利率仍達53.6%,僅季減1.03個百分點,連續4季站穩50%之上,表現優於預期。董事長林恩平指出,匯率波動對營收及毛利率影響甚大,並估計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每升值10%,將侵蝕毛利率4~5%。不過,第2季受到蘋果新機拉貨,產品價格較佳,有利優化產品組合,雖然新台幣兌美元大幅升值近11%,但僅影響毛利約2%。

在第3季展望方面,董事長林恩平對「7月比6月好,8月比7月好」看法不變,並指出由於新機通常價格較佳,再加上競爭對手進度較慢,去年部分機種由大立光獨家供應,因此第3季營運表現與去年同期相比差距不大;至於潛望式鏡頭訂單配比,林恩平強調客戶已排定,除非對方出現狀況,否則不會有太大變化。

截至6月底,大立光帳上現金水位高達1153億元,為因應匯率波動,公司採取美元及新台幣各占50%的配比。至於法人關注大立光是否因新台幣匯率強升而調整價格,林恩平回應,去年已談妥舊機種的價格,無法在中途進行漲價調整,但新機因模具收入攤提,價格相對較佳,這也成為大立光在匯率波動下的1項緩衝策略。換句話說,儘管舊機種的價格已固定,無法因匯率變化而調整,但新機的價格優勢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匯率升值對毛利率的負面影響。同時,透過新機種的推出,大立光也能更有效地應對市場需求的變化,並在匯率波動的環境下維持一定的競爭力。

記憶體大廠南亞科(2408)同樣於7月10日公布第2季財報,單季營收達105.26億元、季增46.4%、年增6.1%,創下近6季以來新高,主要受惠於市場需求回升與客戶拉貨意願轉強。然而,儘管出貨量大幅增加,但受到DRAM平均售價第2季季減中個位數百分比,再加上新台幣急升所帶來的匯兌損失,南亞科單季仍虧損41.09億元,每股虧損1.32元,連虧11季。

展望下半年,南亞科對市況改善抱持樂觀態度,預期出貨量將持續成長,且市場庫存進一步去化,有望帶動營運績效明顯回升,儘管短期內仍面臨匯率波動與價格壓力的挑戰,但在3大廠宣布DDR4 DRAM最後交貨日之下,DDR4報價近期漲勢兇猛,連帶快速消化庫存,南亞科為此調整增加DDR4產出,目前占比已拉升逾50%,法人看好南亞科下半年營運狀況有望大幅好轉。

另外還有像是電子組裝廠鴻海(2317)、廣達(2382)、緯創(3231)、緯穎(6669)、和碩(4938)、英業達(2356)、仁寶(2324),面板顯示器廠元太(8069)、友達(2409)、群創(3481),零組件業者川湖(2059)、嘉澤(3533)、玉晶光(3406)、鴻準(2354)、臻鼎KY(4958)、東陽(1319)、晟田(4541)等,第2季財報也將面臨匯損衝擊。

不過,就股價走勢觀察,市場對新台幣升值造成匯損早有預期,如大立光的匯損數字比法人預估得更多,但股價反而開低後逆勢上漲,呈現利空出盡的走勢,只要市場氣氛維持中性偏正面,便有助舒緩新台幣升值衝擊財報的利空。

今年台灣受惠於AI趨勢下的強勁出貨動能,以及美國總統川普4月宣布的對等關稅政策迎來90天緩衝期,促使客戶在第2季積極拉貨,出口值屢創新高。然而,伴隨出口與營收的高峰,新台幣大幅升值的匯損保衛戰已全面開打,由於半導體產業的客戶多來自美國,以美金交易為主,對組裝代工廠,或是毛利率較低的產業影響更為嚴重。

即便是台灣最績優的企業台積電(2330),也無法避免匯損衝擊。台積電今年在AI相關晶片供不應求的推動下,4月營收曾創下歷史新高,成功抵銷智慧型手機淡季影響,AI與HPC更超越智慧型手機相關營收。然而,新台幣大幅升值導致台積電5月、6月營收連續下滑,6月營收更是月減17.72%。董事長魏哲家在股東會上坦言,匯率對台積電影響不小,新台幣每升值1%,營業利益率就會下降0.4%。看似不多,但若是乘以1年約3兆元的營收,數字就非常可觀。

台積電身為全球半導體龍頭,本身擁有技術領先的優勢,幾乎掌握所有高階晶片的訂單,建構了強大的護城河。即便短期遭遇匯率、關稅等不確定性風險,法人認為,台積電下半年AI接單維持高檔,先進製程推進順利,並傳出已能漲價轉嫁成本,全年美元營收大增25%的目標有望超標。

此外,日前美國通過的《大而美法案》,提供高達35%的投資抵免,預期可助台積電降低在美設廠的成本壓力,看好台積電仍有能力應對衝擊。

現階段由於新台幣在短時大幅升值,對企業造成的匯損衝擊,很少有公司能夠有效應對。由於匯損屬於1次性的減損,並不會影響企業的實質競爭力,雖然目前台幣仍處於易升難貶的環境,但短期內要再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低,有利企業管理匯損風險,因此,第2季的匯損衝擊應為全年最嚴重,後續影響有望明顯縮小。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