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遊戲機三分天下,細數供應鏈,關稅壓力下,巨頭們漲價的戰略轉型

產業評析   2025/10/13

2025年下半年,全球消費電子市場正面臨一場由關稅驅動的價格重整。隨著美國新一波關稅陸續拍板,包含電腦、家電、3C產品在內的進口成本大幅攀升,這股壓力將在年底消費旺季前夕轉嫁至終端售價。美國向來是全球電子消費品的主力市場,遊戲主機更是感恩節與聖誕檔期的必買清單。

然而,美國總統川普對輸美商品採取的強硬關稅,導致硬體零件成本上揚,也使得業者紛紛調漲旗下遊戲主機售價,因應關稅帶來的衝擊。

日本Sony率先出手,早在4月就針對英國、歐洲、澳洲與紐西蘭銷售的PS5調漲售價;8月進一步宣布上調美國市場三款主機各50美元,最高階的PS5 Pro機種來到749.99美元。

微軟的Xbox系列動作更為頻繁,首次於5月調漲美國、歐洲、澳洲與英國售價後,9月再次宣告美國市場第2波漲價,Xbox Series S與Series X分別增至450美元與650美元,特別版Galaxy Black Series X更逼近800美元,新價格自10月3日起生效。累計半年內,Xbox旗艦機種在美國高達150美元的調升,漲勢之凶猛可謂前所未見。

累計銷量全球第三的Switch,任天堂(7974.JP)也在8月進一步宣布調漲美國原版Switch主機與配件,從Switch Lite到Switch OLED分別調漲30至50美元不等。市場一度擔憂調漲消息將衝擊終端買氣,所幸Switch暌違8年後在6月新發售的Switch 2主機、各式遊戲皆排除在外,保住了新機的市場熱度。

Switch 2的預購情況印證了市場需求的強勁。早在6月正式開售前,Switch 2在美國開放預購兩小時即全數售罄,日本官網的預購人數突破220萬人,上市7周內全球銷量更已超過600萬台。任天堂財報會議上重申首年銷量目標1500萬台不變,但分析師普遍認為這一數字過於保守,全年上修機會極大。

不過調漲消息一波接著一波,貿易戰、關稅因素的加入使事態複雜化,已讓這些遊戲大廠的調漲不能只單純看成本轉嫁,而是一場圍繞訂閱服務與硬體的戰略轉型。自疫情結束後,整體遊戲環境成長放緩,但調研機構Newzoo預估,全球遊戲市場規模在25年達1890億美元,仍將以CAGR3%的速度在28年增至2065億美元。其中,遊戲主機25年規模約為459億美元,為今年成長最快的平台。歸根究柢,Switch 2的發售、遊戲商的定價策略,以及軟體價格的上揚都是推升主機銷售成長的原因。

23年微軟完成對動視暴雪的收購,成為僅次於騰訊、Sony全球收入第三大的遊戲公司。該收購案為Xbox Game Pass注入《決勝時刻》《爐石戰記》《暗黑破壞神》等重磅IP,訂閱服務在25財會年度帶來逾50億美元收入,Game Pass Ultimate月費也在十月起調漲50%,新價格逼近30美元,其他方案則保持不變,升級Ultimate可享有串流遊戲1440P的解析度、同時提供每年逾75款首發遊戲的優先體驗。

不過微軟在硬體的長期虧損成為Xbox生態的隱憂,分析師指出,主機價格上修可直接拉抬單機貢獻與硬體毛利率,降低通膨與成本壓力,亦為後續綁定遊戲訂閱服務Game Pass打開空間,微軟的重新訂價策略是否奏效,勢必得持續關注。

任天堂在04年推出Nintendo DS,06年推出的Wii,一度帶動任天堂營業額在08年度創下1.8兆日圓的最高紀錄,如今DS仍穩居累計銷量第2的主機,而Switch在17年開賣後總銷量至23年創下新里程碑,擠下自家Game Boy成為第三大。

相較於微軟與Sony,任天堂的Switch 2在美售價為449.99美元,比Switch貴150美元、利潤卻更低,且這次未納入任天堂漲價名單。Switch 2以創新功能塑造與前一代主機的差異化,新機搭載Game Chat功能,玩家只需連接另售的USB-C攝影機即可進行視訊通話,大幅提升社交互動體驗;Game Share則允許多人在線遊戲分享,直接挑戰Steam的共享系統。更關鍵的是,任天堂以熱門遊戲《瑪利歐賽車世界》同捆銷售,成功創造熱烈迴響。數據證明這套策略奏效,25年第1季Switch 2遊戲銷量達867萬套,其中瑪利歐賽車世界就達563萬套,新主機對遊戲的向下相容設計,更讓遊戲銷售業績持續穩健成長。

儘管Switch 2銷售強勁,產能布局卻潛藏風險。越南、柬埔寨是Switch 2的主要生產基地,隨著美國對越南、柬埔寨分別加徵20%、19%關稅,任天堂今年度以10%關稅來計算全年財測,但若關稅壓力持續,明年調價壓力恐難以避免。

川普的關稅政策箭在弦上,是否可能讓年底消費季變得旺季不旺,都牽動著供應鏈後市。Switch 2組裝端由鴻準(2354)獨家包辦組裝與機殼雙料訂單,鴻海(2317)旗下連接線束廠廣宇(2328)同樣受惠於Switch 2的發布,法人看好消費性產品業務全年將年增3成以上;除了間接受惠任天堂訂單,鴻海還承接了Sony PlayStation和微軟Xbox One的組裝,在三大陣營皆有布局,華碩與微軟合作的電競掌機ROG Xbox Ally則預計十月上市,也將在下半年貢獻營收。

記憶體方面,旺宏(2337)獨家供應任天堂ROM(唯讀記憶體),儘管第2季因淡季與匯損導致虧損擴大,但隨著市場需求回溫和存貨壓力減輕,公司目標第三季轉虧為盈,下半年將受惠NOR/SLC NAND報價進入上升循環、新機效應帶來的挹注;IC設計則由聯發科(2454)掌握WiFi藍牙晶片、瑞昱(2379)供應音訊方案,創惟(6104)、偉詮電(2436)、原相(3227)等亦分食USB控制IC、USB PD晶片、感測元件等訂單,欣興(3037)則在PCB扮演關鍵角色。

漲價效應對供應鏈形成雙面刃,短期有助零組件議價空間提升,但終端需求可能受抑制,任天堂社長更已預告「未來可能視關稅變化調高Switch 2售價」,不過,引用歷史經驗,第一代Switch在發售第三年才達銷售高峰,預期26年銷售動能仍將強勁,投資人宜緊盯終端銷售數據、關稅政策變化,法說會釋出的訂單能見度,掌握產業節奏與個股輪動機會。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