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股》中鋼7月出貨低預期 關稅衝擊這樣說

【時報記者葉時安台北報導】中鋼(2002)受到天氣雨季因素,7月出貨量低於預期,市場預期8月狀況可望高於7月數據。而針對關稅議題,中鋼經初步評估,對中鋼公司直接出口影響更動有限,但對下游客戶的影響則需持續觀察。不過中鋼也提到,中國限產力道加強,主要鋼廠紛紛調漲牌價,鋼價有觸底反彈跡像,冀望同時帶動鋼需回升。
中鋼集團7月內外銷情況,集團內銷出貨合計39.5萬噸,較目標少2.3萬噸,主要為美國對台的對等關稅懸而未定,客戶為降低風險因此拉貨意願不高;而集團外銷出貨合計33.6萬噸,較目標34.5萬噸減少0.9萬噸,主因為7月天候不佳,整體外銷出貨不順暢。
中鋼集團今年7月整體出貨73.1萬噸,月減少4.7萬噸,較目標76.2萬噸少3.1萬噸。其中中鋼出貨57.7萬噸,較目標62.2萬噸少4.5萬噸;中龍出貨15.4萬,較目標量多1.7萬噸。中鋼說明,主因為受關稅困擾,客戶拉貨力道疲軟;另外中鋼、中龍設備歲修,以及7月颱風與豪雨影響,整體出貨不順。
中鋼進一步提到,美國關稅造成鋼需不佳,業界為降低風險,僅能按需採購;不過中國限產力道加強,主要鋼廠紛紛調漲牌價,鋼價有觸底反彈跡像,冀望同時帶動鋼需回升。
美國政府自美東時間2025年8月7日起,對台灣實施20%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稅率較2025年4月公告的32%有所調降,並屬暫定性措施。未來稅率是否進一步調整,將視台美後續談判進展而定。針對美國周五最新對台灣暫時實施20%對等關稅,中鋼表示,本次措施主要影響台灣出口至美國的手工具、工具機等下游製品;鋼鐵、鋁材及汽車零組件則仍適用「貿易擴展法第232條」,鋼鐵及鋁材50%關稅、汽車零組件25%關稅。經初步評估,對中鋼公司直接出口影響更動有限,但對下游客戶的影響則需持續觀察。
中鋼也將持續密切關注國際貿易政策動向,靈活調整營運策略,並積極協助下游客戶降低衝擊,攜手產業鏈夥伴共同因應後續挑戰,維持供應鏈穩定及國際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