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掃瞄-基本面》定穎AI營收占比步步高;軸承兩樣情Q2匯損干擾

【時報-台北電】基本面:
1.前一交易日新台幣以29.927元兌一美元收市,貶值0.9分,成交值為6.59億美元。
2.集中市場5日融資增為2353.87億元,融券增為238525張。
3.集中市場5日自營商買超45.25億元,投信買超36.67億元,外資買超114.88億元。
4.定穎投控(3715)5日召開法說會,總經理劉國瑾指出,公司對美出貨比重低於5%,關稅由客戶負擔,目前未見實質衝擊,第二季受惠儲存裝置DDR5需求強勁及HDI產品比重提升,稅後純益2.5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93元,毛利與營益率雙雙回升。
5.國碩(2406)宣布攜手工研院,將國碩「Di-Fin直接成型鰭片技術」導入工研院所開發的冷板散熱技術中,並希望透過雙方的合作與後續驗證,布局高效散熱,進軍HPC/AI領域的相關應用。
6.智邦(2345)第二季營收創下歷史新高後,7月合併營收229.91億元,再度寫下單月歷史次高紀錄。市場法人看好,主要客戶AI需求持續加溫帶動,同時,在零組件供應狀況也有顯著改善下,第三季合併營收有機會續創歷史新高,全年營運成長展望也維持正向。
7.軸承雙雄富世達(6805)、新日興(3376)5日同步公布第二季財報,營運表現形成強烈對比。富世達在伺服器零組件與折疊手機需求帶動下,繳出單季稅後純益3.3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4.82元成績,上半年已順利賺逾一個股本;反觀新日興則受匯損與產品結構影響,由盈轉虧,單季虧損近9千萬元,每股虧損0.49元,創2007年掛牌以來首見單季虧損,營運態勢走向分歧。
8.偏光片廠誠美材(4960)舉行法說會,受新台幣升值影響,上半年每股稅後淨損1.76元。展望下半年,董事長宋妍儀表示,開發新客群、產品往高值化移動,轉型往半導體相關產業發展的策略方向不變。關稅和匯率震盪完之後,預期會回穩,公司也已經和客戶溝通漲價。
9.上半年由於美國的對等關稅及鋼鋁關稅影響,鋼鐵業表現普遍不理想,5、6月間新台幣大幅升值,更讓鋼廠出現匯損,屬於內需型產業的鋼構廠反而躲過關稅及匯率的雙重夾擊,包括東和鋼鐵(2006)、中鋼構(2013)、長榮鋼(2211)等皆繳出亮眼成績單,訂單能見度均已到2026年以後。
10.藥華藥(6446)受惠罕見血癌新藥Ropeg在美國及全球市場銷售穩健,7月營收達13億元,改寫單月歷史新高,月增8.76%、年增48.01%;累計前七月營收81.6億元,年增68.65%。
11.勤凱(4760)搶進AI新材料告捷,新開發先進封裝CoWoS散熱材料TIM1散熱膏(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 1,熱介面材料),已送樣封測大廠進行驗證,有機會成為新的散熱材料。5日董事會也通過第二季財報,受匯損影響,第二季毛利率降至19%,每股稅後純益(EPS)0.5元,年減75%。第三季展望正向,只要匯率不再急升,各項財務數字可望回升至正常水準。
12.愛普*(6531)5日召開法說會,說明財報數字,該公司第二季營收13.29億元,年增40.63%, 第二季毛利率42%,較上季減少約4個百分點。(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