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國際金融》MSCI《轉型金融追蹤報告》指氣候基金正快速成長

時報新聞   2025/08/02 11:18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MSCI 永續發展中心最新發布的《轉型金融追蹤報告》,聚焦轉型的氣候基金正在快速成長,去年轉型基金的資產規模成長了20%,已占所有公募氣候基金近40%。自2018年以來,相關公募基金的資產規模激增近20倍,達到5,900億美元。

MSCI最新的《轉型金融追蹤報告》解析低碳經濟轉型的融資情況,每季度發布更新。最新一期報告揭露了亞太地區正面臨日益加劇的氣候及投資風險。

報告指出,到2050年,在全球氣溫上升3°C的情景下,墨爾本、東京和上海等城市的平均極端高溫天數預計將增加多達31%;同時,在新加坡、香港及中國等亞太地區主要市場,超過70%上市公司當前的排放路徑偏離2°C溫控目標。

並且,與工業化前水準相比升溫3°C的情景下,到2025年,亞太地區部分城市的極端高溫天數的平均值預計將增加。這預告了氣候適應成本正持續攀升。

報告並統計,上市和未上市公司合計直接產生全球近三分之一(32%)的排放量。近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當前的排放路徑將導致全球升溫超過2°C,而全球平均升溫幅度為2.7°C。能源、原材料和非必需消費品等行業的排放嚴重偏離1.5°C溫控目標,不過,報告強調,若能通過轉型融資機會,仍有改善潛力。

報告指出,隨著轉型投資趨勢增強,氣候基金規模激增。去年轉型基金的資產規模成長20%,占所有公募氣候基金近40%,表示投資者日益認知,如要在現實世界中實現減排目標,就必須為支撐全球經濟但難以減排的行業提供資金支持。

統計截至2025年6月30日,7年內,公募氣候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成長近20倍,達到5,900億美元。私募氣候基金中37%的投資則流向公用事業領域。報告指出,此一高排放行業為支援能源轉型提供重大機遇,相比之下,公募氣候基金中僅有10%的資金投向該領域。

《轉型金融追蹤報告》解析,公募氣候基金往往更傾向於投資推動低碳轉型的行業;公募氣候基金中有20%的投資流向資訊科技行業,12%投向材料行業,這兩大行業對於低碳技術的規模化發展至關重要。相比之下,私募基金投向這兩個行業的資金占比分別僅為8%和3%。

不論氣候基金的註冊所在地點,投資重心主要都在美國。而大多數公募氣候基金成立於歐洲,大多數私募氣候基金則成立於美國。統計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募氣候基金60%的投資投向美國上市公司或其他美國資產,25%投向歐洲上市公司,13%投向亞太地區;私募氣候基金的投資流向也類似,其中近65%的資產投向美國當地的投資專案。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