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內需行業示警 消費氣氛降溫

【時報-台北電】台灣對等關稅20%出爐,內需行業雖沒有直接影響,但憂心新制上路後將衝擊台灣經濟力,衝擊銷售信心。百貨、餐飲、汽機車銷售業都紛紛示警下半年業績引擎恐熄火,預告2025年會很難過。
正處景氣循環下行階段,房市崩盤,加上4月宣布實施對等關稅,許多零售業者都觀察國內消費「氣氛」愈來愈糟,多數百貨公司上半年營業額呈衰退年減;以往要等上三個月半年才吃得到的米其林餐廳,現在不再難訂,顯見台灣消費力快速下滑。
如今對等關稅出爐,業者憂心認會進一步打擊民眾消費信心,衝擊內需行業。
觀光餐飲業也認為,因前景不明,對未來充滿不確定,觀光飯住房與餐飲生意亦自6月起開始下滑,包括以商務客為主要客層的餐廳訂席亦衰退。今年暑假觀光飯店與連鎖餐飲集團以各種名目促銷,有飯店自7月中開始推出尾牙春酒與除夕圍爐專案,超前部署。
此外,政府拿開放台灣市場作為對美關稅談判籌碼,對大宗物資、食品業來說,台灣將面臨「美雞」低價大舉叩關的衝擊,以國人習用習慣,美牛、美豬影響相對不大,但美雞開放不僅會影響台灣農民生存,也會衝擊飼料需求。
飼料公會指出,進口玉米、黃豆等原物料本就享有零關稅,小麥關稅也因優惠政策刪減,進口營業稅5%全部取消,原物料對美開放對大宗物資業者來說無影響。
但若美牛豬雞開放零關稅,美牛、美豬原就有一定比例進口,牛部分不影響,美豬部分因冷凍豬肉不符合台灣多數人食用溫體豬的習慣,主要還是美雞開放對台灣飼農會有很大影響。
農畜大廠卜蜂強調,以目前來台即使課徵20%關稅,價格仍比國產雞肉便宜,一旦零關稅來台,巨大的價差將導致餐飲業者、消費者因價格考量而選擇進口雞肉,將嚴重衝擊本土產業鏈。(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陳信榮、李麗滿、姚舜/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