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嚴懲跨境詐團 藍擬修法不得假釋

【時報-台北電】近年國人遭誘騙赴海外落入詐騙陷阱的情況逐年惡化。2023年已有711人次向政府求助,2024年更升至1118人次,暴增57%,顯示問題持續加劇。截至2024年底,我國已與美國、南非、菲律賓、吐瓦魯、聖露西亞等26國簽署44件司法互助協定,但對柬埔寨、緬甸、寮國等詐騙集團盤據的主要國家幾乎無法介入,導致救援行動受限,遭批根本毫無作為。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萁表示,最快本會期將針對詐騙推動修法,預計比照剴剴虐童案一樣,犯罪者不得假釋。民進黨立委鍾佳濱則建議管制金融方式抑制柬埔寨、緬甸等國配合掃蕩詐騙集團。
據審計部統計,2022年至2024年間,國人遭誘騙至海外工作陷阱求助共計3507人次,近年遭脅迫、誘騙至柬埔寨的人口販運案件雖有減少,但跨境詐欺集團逐步轉往緬甸、寮國等地發展。
多數受害者在不知情下被誘騙從事詐騙工作,手機亦遭監控,家屬往往直到查閱出入境紀錄後才發現子女身陷海外,卻無法直接聯繫,求助政府也僅獲「雙方並無司法合作」等制式回應,焦急卻束手無策。
一名20歲王姓男子母親發現兒子失蹤後,查出他已入境柬埔寨金邊。之後收到兒子手寫信及LINE訊息,證實被囚禁並要求贖金,甚至被迫透過ATM無卡轉帳匯款換取基本生活條件,但仍無法脫困。母親透過民代向內政部刑事局求援,僅被告知我國與柬埔寨未簽司法互助條約,案件無解。
傅?萁批評,許多人是在不同情況下被騙到國外,95%都是被詐騙集團誘騙,甚至出現凌虐情況,害得家破人亡,應比照剴剴案虐童案件「亂世用重典」,除修法外,還會要求不得假釋。
民眾黨立委林國成指出,台灣詐騙問題已經「國際化」,不僅國內案件頻傳,還與跨國詐騙集團結合,民進黨政府迄今仍以本位主義處理詐騙,各部會都將責任推給警政署,造成詐騙橫行。而政府未積極與柬埔寨、寮國、緬甸爭取司法互助協議,透過外交手段強化打詐,須全面檢討並建立跨部會、跨國打詐機制,才能有效遏止。
鍾佳濱建議可利用APG(亞太防制洗錢會議)提出該等國家詐騙問題,是否列為黑名單管制國際金融往來,藉此箝制柬埔寨、緬甸等國配合掃蕩詐騙集團。(新聞來源:中國時報─張睿廷、王千豪/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