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各報要聞》台美重頭戲在232條款

時報新聞   2025/08/02 10:07

【時報-台北電】台美談判落幕,台灣對等關稅稅率20%,總統賴清德1日指出,這只是暫時性稅率,「20%從一開始就不是台灣談判目標。」最終總結會議還沒有進行。因台灣對美的貿易逆差來自半導體、ICT產業、電子零組件等,台美雙方後續將就供應鏈合作及232條款相關議題一併磋商,爭取對我產業的利益不至受到很大衝擊。

 美國總統川普美東時間7月31日簽署行政命令,對67個國家或地區對美出口產品課徵10%至41%不等的對等關稅,將關稅提高到一個多世紀以來最高水平,台灣關稅為20%。最新稅率8月7日開始生效,美方仍提供可繼續談判以降低關稅的機會。

 20%的關稅自8月7日生效,具體而言是7日前裝船離港,於10月5日前抵美完成進口程序的貨物,都仍適用10%稅率,7日後若未能爭取更有利的稅率就適用20%。白宮官員表示這不應被解讀為延期,是為了給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充足的時間來實施。另所有被視為規避關稅而轉運的貨物,將被課徵額外40%的關稅。

 川普在行政命令發布後接受NBC採訪時表示,願接受更具吸引力提議,據行政命令內容,川普政府對美國有貿易順差的國家維持10%基本關稅。對美國與歐盟、日、韓等主要貿易夥伴協商達成的關稅稅率則訂為15%,菲律賓、越南和印尼也與美方達成初步協議,稅率在19到20%。

 財稅專家指出,最終關稅稅率的計算,需要將「新關稅」(包括對等關稅、232條款重罰性關稅等)疊加在既有的關稅之上。

 此外,我方談判代表團團長、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因她堅守底線扛起重責大任,成為本次談判的話題人物。但未來如何與美方就232調查的結果交涉,成為當前各界最關心的焦點。消息人士透露,232條款是美方調查結果公布後直接課稅,沒納入談判,但日本爭取和對等關稅一併談判結果,汽車關稅降為15%,歐盟半導體和藥品也是和對等稅率一致,台灣也要爭取到我方利益。賴清德強調,美國尚未公布,台美雙方現在只是進行原則性磋商,未來談判團隊會就232議題跟美進一步談判,情況會更明朗。

 產業界及經濟學家昨日均直指,美國232調查與半導體關稅才會是主菜,晶圓代工業者說,半導體產業稅率才是牽動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關鍵。另有業者表示,台對等關稅之於外銷導向的鋼鐵、汽車零組件、製藥業,影響不大,主要看232條款的臉色,除鋼鋁製品50%、汽車零件25%,製藥業面臨可能高達50%的重稅。(相關新聞見A2~A7)(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國際、要聞、科技、產業組/綜合報導)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