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台灣如何失去川普 惠頓點名蕭美琴

【時報-台北電】曾在小布希與川普政府任職的美國前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5日撰文分析〈台灣如何失去川普〉,批評台灣對美外交失敗,並直指台灣副總統蕭美琴的外交作為與川普政府格格不入,質疑她長期押寶民主黨前總統拜登、親近華府左派智庫,反而疏遠真正對台有實質幫助的共和黨,府方卻以她是「華府最具影響力大使」自居,可謂荒謬至極。
惠頓指出,蕭美琴曾在拜登勝選後受邀出席總統就職典禮,並透過直播形容此為「戰貓外交」的重大突破,高呼「自由是我們共同的目標」。然而,這類表態缺乏實質佐證,與台灣外交人員的「與拜登政府關係良好」之說有所差距。文中舉例,拜登雖突破美國的模糊先例,表態若共軍侵台願意協防,卻每次都在不久後被下屬撤回發言。
學界普遍認同賴政府的對美政策係由蕭美琴操盤,但惠頓認為她正是問題所在。其一,蕭美琴就像1979年台美斷交後的所有駐美代表,無法發揮大使的真正職能;其二,她相當容易被川普陣營認定為「反川人士」。
文中指出,蕭美琴駐美期間與國際共和研究所、全國民主基金會等華府「人權產業複合體」組織關係密切。這些智庫雖聲稱超越黨派,卻一致將川普視為民主威脅,川普本人也曾試圖終止聯邦對以上機構的資助。
惠頓進一步指出,蕭美琴2022年在《華盛頓郵報》撰文,將台灣與美國介入烏克蘭戰爭並列,強調「民主國家並肩對抗威權侵略的重要性」。以上言論在當時看似政治正確,但對深諳川普政治理念的人而言,卻是全球主義下的昂貴冒險。
惠頓直言,在民主黨控制白宮和參眾兩院的兩年時間,蕭美琴在華府效用有限。她因親近拜登政府而疏遠共和黨,但共和黨才是向台灣提供實質幫助一方,尤其是對台軍售和對華強硬政策。
如今共和黨重掌白宮並主導國會,惠頓認為,繼續讓蕭美琴主導台美關係,已經不合時宜。即便蕭美琴並未譴責或疏遠川普,但顯然更期待拜登連任,他指出,蕭美琴缺乏人脈與川普及幕僚建立關係,和她左派、女性、全球主義者的形象如出一轍。
惠頓對近期賴政府仍延續類似路線亦表遺憾。他提到,7月29日賴總統接見國家民主基金會主席威爾森,該機構長年妖魔化川普,他認為賴清德此舉並不明智,最後質疑如此安排是否出自蕭美琴之手。
由於台美關係一再出包,外傳駐美代表將有異動,先前傳出國安會副祕書長徐斯儉將接任,但涉外人士已否認,近日又傳出將由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出任,也未獲證實。(新聞來源:中國時報─林宛彤、崔慈悌/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