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金融》陸9月人民幣貸款 增1.29兆

【時報-台北電】中國人民銀行15日公布最新金融統計,今年9月新增信貸達人民幣(下同)1.29兆元,低於市場預期的1.47兆元,但較8月的5,900億元大幅回升。市場分析,9月重點行業擴張和消費貸貼息政策上路,為信貸增長創造有利條件。
人行還公布,9月社會融資規模增3.53兆元,不僅優於預期的3.32兆元,亦優於8月的2.57兆元。
另,9月廣義貨幣總計數(M2)年增8.4%,狹義貨幣總計數(M1)年增7.2%。
此外,貸款利率持續下降。9月份企業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1%,比上年同期低約40個基本點;個人新發放房貸平均利率約為3.1%,比上年同期低約25個基本點。
分析人士指出,9月重點行業擴張和消費貸貼息政策上路,都為信貸增長創造了有利條件。
分部門看,9月住戶貸款增加3,890億元;企業單位貸款增加1.22兆元。企業貸款方面,9月裝備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等重點行業維持高景氣,企業融資需求擴大。
另,近期江蘇、廣東、廣西等地宣布首批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資金完成投放,主要投向城市更新、交通、水務、物流、環境保護等領域,不僅緩解重點項目資本金不足問題,也帶動信貸資金的增長。
同時,民眾信貸需求有所回升。一方面,9月個人消費貸貼息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開始實施,利息成本下降推動消費貸款需求進一步釋放。另一方面,近期北上深等一線城市相繼調整住房限購政策,帶動房市交量回溫,9月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年增約7%,個人住房貸款需求相應回暖。
至於社會融資規模保持較高增長,專家分析,主要是政府債券擴大發行的緣故。今年前三季,政府債券淨融資11.46兆元,較上年同期多4.28兆元,特別是國債和特殊再融資債券發行進度較快,對擴內需、促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另外,近幾個月M1增速回升態勢明顯,除了去年同期低基期影響外,也與企業和居民定期存款活化有關。市場人士分析認為,今年以來M1和M2剪刀差明顯收斂,反映出企業生產經營活躍度提升、個人投資消費需求回暖等積極信號。(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黃欣/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