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半導體》匯損拖累股王EPS失色 信驊獲3外資力挺、上看6100

時報新聞   2025/08/06 11:55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股王信驊(5274)第二季營收超預期,但獲利表現受到匯損影響,單季每股盈餘為16.65元。三家外資出具最新研究報告,普遍看好信驊的長線動能。日系外資將目標價由5,600元上調至6,000元,重申「買進」評等;美系外資維持「加碼」評等,目標價6100元;另一家美系外資維持目標價5700元,評等「買進」。

日系外資表示,信驊2025年第二季營收優於預期,但受到新台幣升值導致的匯兌損失拖累,獲利不如市場預期。信驊單季稅後淨利為6.29億元,每股盈餘16.63元,低於該日系外資預估的8.08億元及市場共識的8.34億元。雖然營收達22.5億元,較預期高出10%,毛利率亦因產品組合優化而提升2.6個百分點,但業外損失高達3.97億元,主要來自匯損,拖累整體獲利表現。

日系外資指出,過去市場對BMC庫存調整、傳統伺服器成長放緩及市場競爭升溫等疑慮已逐漸消散,信驊股價近三個月也從約2,500元回升至約5,000元。不過,近期出現新變數,包括AST2700晶片採用進度低於預期,以及2025年傳統伺服器需求強勁後,2025年第4季起至2026年恐面臨降溫壓力。原預估AST2700可望推升2026年平均售價(ASP)約20%,但由於AI GPU大廠導入進度延後,預估已下修至約5%,不過整體ASP仍有望自30%提升至40%。此外,2026年BMC出貨預估仍維持在1,580萬顆,其中非AI伺服器約1,100萬顆,AI伺服器約480萬顆,代表AST2700導入不如預期,對總體出貨與營運衝擊有限。

綜合以上因素,日系外資將信驊2025年EPS預估下調2%,2026年則下調7%,反映AST2700導入進度遞延。不過,考量長期營收成長潛力,將12個月目標價由5,600元上調至6,000元,維持58倍預估本益比不變,並重申「買進」評等,亦預期2027年EPS將較市場預估高出2%,但提醒若AI伺服器需求低於預期,仍可能成為後續壓力來源。

美系外資指出,信驊2025年第二季受到新台幣升值影響,單季每股盈餘為16.65元,季減29%、年增24%,分別低於該外資與市場共識34%與26%。雖然獲利不如預期,但在AI與一般伺服器需求強勁帶動下,營收與毛利率表現亮眼。信驊第二季營收為22.5億元,季增9%、年增66%,較市場預期高出6%;毛利率達67.9%,季增1.6個百分點、年增4.5個百分點,分別優於市場與法人預期1.5與2.9個百分點,反映產品組合優化效益。在毛利帶動下,營業利益率亦提升至52.7%,較前一季增加3個百分點。

展望後市,美系外資表示,信驊對第三季營收預期持平,估計將呈現個位數季減,但出貨量預計與第二季相當,反映AI需求穩健。初步觀察顯示,第四季需求亦可望維持平穩,下半年毛利率亦有望維持高檔。針對市場關注的AST2700進度,外資表示該產品仍為NVIDIA Rubin伺服器參考設計,預期2025年底推出新版,待測試完成後可望進一步升級。整體而言,目前市場對信驊的獲利預估下修幅度有限,建議逢低布局,維持「加碼」評等與目標價6100元。

另一家美系外資指出,信驊第二季營收達22.47億元,優於財測高標與市場預期,年增66%、季增9%,主要受惠於美系雲端服務業者(CSP)強勁拉貨。毛利率達67.9%,同樣優於預期,受惠於高毛利AST2600占比提升與低毛利mini BMC占比下降,帶動營運體質改善。展望第三季,信驊維持原先財測,營收預估介於20至21億元之間,季減幅僅約0.7%,顯示訂單動能仍穩。外資預估第三季營收約為21.6億元,毛利率約67.1%。雖中國伺服器市場有降溫疑慮,但美系CSP仍有庫存拉貨支撐需求,整體維持平穩。美系外資表示,AST2700於NVIDIA Rubin平台導入時程延後,導致信驊近期股價自高點回落約8%。雖下修2026年AST2700出貨占比至12%,但認為為短期轉換過程,影響有限。預估2026與2027年BMC總出貨分別達1,740萬與1,860萬顆,營收年增16.5%與32.2%,仍看好中長期成長動能,維持目標價5700元,評等「買進」。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