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經濟》習近平晤莫迪 提4點呼籲:是合作夥伴而非對手

【時報-台北電】據新華社報導,今天(8月31日)中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天津迎賓館會見來華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的印度總理莫迪。習近平表示,雙方要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處理中印關係,他提出4點呼籲:首先要加強戰略溝通,深化彼此互信;二要擴大交往合作,實現互利共贏;三要照顧彼此關切,堅持和睦相處;四要加強多邊協作,維護共同利益。習近平強調,中印是合作夥伴而非對手、互為發展機遇而非威脅。莫迪表示,印方願同中方尋求公平合理、雙方都能接受的邊界問題解決方案。
習近平指出,去年和莫迪在喀山成功會晤,中印關係重?再出發,兩國交往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中國和印度是兩大東方文明古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也是全球南方重要成員,肩負著造福兩國人民、促進發展中國家團結振興、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責任。做睦鄰友好的朋友、相互成就的夥伴,實現「龍象共舞」,應當是中印雙方的正確選擇。
習近平強調,今年是中印建交75週年。雙方要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處理中印關係,通過天津會晤再提升,推動兩國關係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習近平表示,首先要加強戰略溝通,深化彼此互信。只要把準了是合作夥伴而不是對手、互為發展機遇而不是威脅這個大方向,中印關係就能綱舉目張、行穩致遠。二要擴大交往合作,實現互利共贏。中印都處在發展振興的關鍵階段,應該聚焦發展這個最大公約數,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相互成就。
習近平表示,三要照顧彼此關切,堅持和睦相處。中印兩國老一輩領導人70多年前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需要珍視和弘揚。要合力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寧,不要讓邊界問題定義整體中印關係。四要加強多邊協作,維護共同利益。要共同展現歷史擔當,堅持多邊主義,加強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溝通和協作,捍衛國際公平正義,攜手推動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係民主化,為維護亞洲乃至世界和平和繁榮作出應有貢獻。
莫迪表示,他和習近平主席喀山會晤為印中關係發展指明方向,印中關係重回積極軌道,邊境保持和平穩定,即將恢復直航,這些成果不僅惠及印中兩國人民,也有利於世界。印中是夥伴而不是對手,共識遠大於分歧,印方願從長遠角度看待和發展兩國關係。
莫迪表示,面對世界經濟高度不確定性,印中作為全球重要經濟體,加強合作十分重要。印方願同中方尋求公平合理、雙方都能接受的邊界問題解決方案。印中都堅持戰略自主和獨立外交,兩國關係不受第三方影響,兩國合作將使21世紀真正成為亞洲世紀,雙方攜手將在國際事務中增強多邊主義的力量。祝賀中國成功擔任上海合作組織輪值主席國,預祝天津峰會圓滿成功。
蔡奇、王毅、陳敏爾等參加會見。
在經歷2020年有爭議邊境的軍事對峙後,印中關係近期出現回暖跡象。莫迪這次出席上合組織峰會,是時隔7年多來首次訪華。
而最近幾個月,印度國防部長、國家安全顧問和外長先後訪華,外長蘇傑生讚揚雙邊關係正朝「積極方向」發展。隨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8月18日訪問印度,雙方宣布已準備好就爭議較小的邊界地段展開畫界工作。
中國外長王毅訪印期間,北京同意向印度增加稀土礦物的供應。中國控制著全球超過85%的稀土加工,而印度急需這些礦物用於清潔能源、電動車和國防技術。
BBC國際媒體觀察部(BBC Monitoring)分析,莫迪此行被視為關鍵的原因之一,是德里希望在峰會上爭取對跨境恐怖主義活動的「強烈譴責」。
分析稱,印度於5月對巴基斯坦發動軍事行動,以報復4月22日發生在印控克什米爾帕哈爾甘(Pahalgam)的武裝襲擊事件。由此,跨境恐怖主義再度成為上合組織峰會焦點。6月份在青島舉行的上合組織防長會議上,印度因為大會聯合聲明並未提及帕哈爾甘襲擊事件與跨境恐怖主義而拒絕簽字。
此外,隨著川普將印度與中國標籤為「關稅大國」,德里與北京如今處於相似的境地,雙邊關係也進入新階段。今年3月,在川普將對華關稅提高至20%後,王毅呼籲德里與北京攜手合作。
分析引述前上海復旦發展研究院訪問學人沙赫莉·達斯博士(Dr Shaheli Das)為澳洲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旗下博客撰文指出,莫迪此次訪華之際,德里除了在抵擋川普的關稅戰,還正設法抗衡西方盟國針對印度向俄羅斯採購石油而施加的壓力。美國與巴基斯坦關係加強也讓印度不爽,「在此背景下,即使中印關係只是短暫地重新調整,也能幫助印度對美國作出戰略避險。」(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藍孝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