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報要聞》美批經濟霸凌 陸嗆邊談邊恐嚇

【時報-台北電】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14日表示,若北京持續升高緊張情勢,川普最早可能在11月1日對中國進口商品祭出高達100%的關稅,視中國下一步行動而定。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5日反擊,美方一邊要談,一邊威脅恐嚇,加徵高額關稅,出台(公布)新的限制措施,這不是與中方打交道的正確之道,敦促美方盡快糾正錯誤做法。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15日表示,本周中美將舉行一系列會議,在過去幾天美方已與中國進行了實質溝通,本周還會有更多溝通。他強調美國希望幫助中國,而不是傷害中國;美國總統川普仍期待在韓國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
貝森特指出,目前尚不清楚中國近期對稀土出口的限制措施是否代表其貿易談判團隊內部的政治分歧,但他並不認為北京方面想成為「混亂的製造者」。不過,他也指出,如果中國想成為世界不可靠的夥伴,就需要和中國脫鉤。
葛里爾在接受《CNBC》專訪時指出:「很多事情取決於中國的決定。是他們選擇讓局勢升級。」他說,中方上周宣布全面限制稀土出口,若實施,將嚴重衝擊美國國防、科技、半導體及汽車產業。川普則威脅徵收「全面性高關稅」回擊,警告可能使全球兩大經濟體的貿易近乎中斷。
雖然川普本周稍早語氣稍微和緩,稱與中國「一切都會沒事」。葛里爾仍強調,美方不能容忍北京對全球高科技供應鏈「握有否決權」,並透露預定10月底在首爾亞太經合會(APEC)期間舉行美中領導人的「川習會」,目前仍在安排中。但是否如期舉行,將取決於後續局勢發展。他說:「我不想先替雙方做承諾,只要有機會對話,就該談。」
與此同時,白宮國家經濟會議主席哈塞特在《福斯新聞》訪問時,也強硬指責北京在稀土爭端中使用「經濟霸凌」手段,企圖迫使華府讓步,但川普的談判團隊「聰明且強硬」,這套策略已經失效。
哈塞特指出,中國經濟正陷入嚴峻困境,財政赤字占GDP比重高達14%,情況「幾乎像拉丁美洲的債務國」。他呼籲北京重返談判桌,「理性看待問題,因為川普總統與習主席是朋友」。
大陸外交部1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林劍回應媒體詢問指出,中方主管部門已就稀土出口管制政策闡明立場,中國依法對相關的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目的是更好地維護地區與世界和平與穩定,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這也符合國際慣例。中方的立場一以貫之,清清楚楚。
林劍強調:「倒是美方一邊要談,一邊威脅恐嚇,加徵高額關稅,出台新的限制措施,這不是與中方打交道的正確之道。我們敦促美方盡快糾正錯誤的做法,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通過對話協商解決有關問題。」(新聞來源:中國時報─記者鄭任南、李文輝/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