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金融》房貸轉向非銀行金融機構

時報新聞   2025/04/19 10:43

【時報-台北電】房貸緊縮,購屋人開始向銀行以外的金融機構尋求房貸方案。根據聯徵中心12月房貸資料顯示,最主要的房貸機構銀行房貸年減幅達24%,不過農漁會增加30%,而保險公司新增650人,年增率高達140%,購屋人正循非銀行體系管道爭取房貸機會。

 去年12月各金融機構房貸新增人數中,銀行為1.97萬人,較前年同期減少逾6,000人,不過,房貸需求明顯轉往農漁會和保險公司,去年12月兩者分別達2,631人、650人,較房資緊縮之前的申貸寬鬆時期都有明顯增長。

 信義房屋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過去保險公司房貸一直是銀行體系以外的主力,不過因為資金成本、通路等因素,後來陸續都退出房貸市場。

 不過現在利率逐漸調升,保險公司承作房貸的意願慢慢增加,加上第七波信用管制後部分民眾不是申請房貸碰壁,就是給的條件太硬,房貸需求轉往農漁會與保險公司。

 聯徵中心統計顯示,過主要房貸的金融機構中,銀行利率相對較低,不過去年12月銀行承作房貸平均利率為2.3%,農漁會和保險公司均為2.25%,利率更較銀行為低,此外郵局為2.3%,信用合作社則高達2.69%。

 曾敬德表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後,市場資金吃緊,不僅要排隊等撥款,銀行也慢慢開始調高利率以價制量,雖然12月全體銀行平均利率2.3%,不過中央銀行公開資料顯示,2024年12月到2025年1月一般首購利率平均已達2.53%。

 由於房貸資金仍相對吃緊,部分銀行甚至內控條件變得更為嚴謹,購屋人申請房貸時可以多詣問不同銀行、分行、純網銀,以及區域農漁會或者保險公司,更有機會找到相對有利的房貸方案。(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郭及天/台北報導)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