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報要聞》32%→20%→?台美還在談 關稅衝擊先減半

【時報-台北電】台美談判艱鉅任務仍在繼續,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與經貿辦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6日與外界說明談判與關稅進度。龔明鑫表示,談判團隊將關稅從32%壓低至20%,雖然降幅不到一半,但已緩解逾半衝擊的成效。
以排除美國附件二豁免清單與232條款項目的設定來看,談判前預估台灣出口美國將減少5.75~7.5個百分點,產值減少1.3個百分點,影響就業3.6萬人。但談判後20%的稅率,估台灣出口美國減少2.68~3.8個百分點,產值減少0.5~0.7個百分點,影響工業就業1.3萬~1.8萬人,影響幅度都比談判前降緩逾半。
龔明鑫指出,主要因台灣關稅下降幅度較其他國家來得要大,20%稅率也優於其他國家加權平均20%~21%的水準。台灣在4月時稅率32%,前面稅率更低的207國占了美國進口的74%。至當前台灣20%稅率,前面稅率更低的206國占了美國進口的45%。
對與各國關稅談判的比較,顏慧欣表示,在美國貿易逆差較大的對象裡,台灣排名第6,排名更高的對象只有歐盟談到了比台灣更低的稅率15%。日韓等國原本貿易逆差水準就低於台灣,前十裡的加拿大、印度稅率也都較台灣高。
因美國預計下周公布232調查,這是否代表台美談判有結果,顏慧欣對此否認,她表示,就算美國公佈調查結果,也不能代表台美談判完成,還有對等關稅等許多面向要去連動商討,美國最終還是會對於台灣的提案與回應決定給台灣的關稅。
最終的關稅也與政府產業、尤其科技業在美投資的規模息息相關。顏慧欣表示,投資議題在與美談判是會談也要談的,但最終希望是,順應台企原本就擴大對美投資的趨勢下進行。龔明鑫表示,期待投資是配合產業全球布局、甚至劍指未來最重要商機AI的大方針,赴美研發加碼、共同強化產業鏈合作,互利共好。(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楊日興/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