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美國試圖透過費用結構來削弱中國在全球的造船業主導地位

全球縮影   2025/05/02

(1)現象: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正考慮採用新的費用結構,可能將船舶噸位等因素納入考量,其目標可能是削弱中國在全球造船業的主導地位。

(2)原因: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計畫對停靠美國港口的中國大陸造船舶徵收費用,儘管目前仍處於提議階段,但可能已開始影響大陸造船廠的新船訂單需求。自去年12月以來,大陸造船廠生產的大靈便型和超靈便型乾散貨新船(散貨運輸行業的主力船型)與日本造船廠生產的同類船舶相較,價格折扣幅度不斷擴大。這一價格分化趨勢恰逢中美貿易緊張局勢迅速升級之際,可能反映出全球船東和航運企業對這些擬議費用可能很快落地的擔憂日益加劇。

航運企業逐漸轉向非中國大陸造船廠,表明他們正努力將這些潛在港口費用對利潤的影響降至最低,同時在與較少依賴大陸造船舶的同業競爭時提升自身競爭力。

(3)影響:有分析指出,美國造船業的復興及抑制中國競爭對手的發展,絕非僅靠徵收費用就能達成。中國造船企業在貨櫃船和油輪訂單中分別占據72.7%和70.7%的市場占有率,遠超美國不足1%的市場占有率,儘管美國船東控制著全球第六大船隊,占全球船舶總量的4.4%。要平衡全球造船業競爭格局,必須進行重大行業重組,提高成本競爭力和營運效率。

分析指稱,要重振美國造船業,需要韓華海洋和現代重工等日韓領軍企業的大規模投資。

(4)受影響股票:台船(2208)

龍德造船(6753)

中信造船(2644)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