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加持,英特爾9月份股價飆漲37.8%,概念股漲多跌小、台積電ADR小跌

(1)現象:美國本土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美股代碼INTC)股價繼上日大漲7.12%後,週四再漲1.36美元或3%,來到37.30美元為去年4月11日以來的一年半高,光是9月飆漲37.8%,為1987年1月狂升48.48%以來最高,今年累計漲幅擴大到86%,推動美國政府持有的10%股權市值水漲船高,達到約160億美元。
(2)原因:根據資料顯示,川普政府在今年8月以每股20.47美元的價格收購4.333億股英特爾普通股,總計投資89億美元。隨著股價大幅反彈,這筆投資現已翻倍。白宮新聞秘書卡洛琳.萊維特特別發文,慶祝政府押注國產晶片產業的回報。
英特爾的政府持股,與前總統拜登時代簽署的《美國晶片與科學法案》撥款密切相關。公司已領取22億美元補助,未來還將再獲57億美元,另有32億美元來自獨立的政府專案。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強調,川普推動的產業政策正為國家安全與經濟建設帶來「歷史性投資」。
除了美國政府,英特爾也吸引其他重量級投資人。軟銀已入股,而輝達(Nvidia)在9月宣布投資50億美元,雙方將在數據中心與個人電腦領域展開合作,顯示英特爾正重建市場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曾在2024財年陷入谷底,全年股價重挫六成,創歷史最差紀錄。當時執行長蓋爾辛格於去年12月黯然下台。然而在新任CEO陳立武上任後,股價已重返18個月高點,顯示市場逐步回心轉意。
外電亦報導,英特爾正與競爭對手超微(AMD)進行早期洽談,討論將部分晶片生產委託英特爾代工。雖然兩家公司在PC與伺服器市場競爭激烈,但在代工業務上合作並非不可能。事實上,英特爾與台積電(2330)在晶圓代工領域既競爭又合作,部分自家產品仍委由台積電製造。
分析人士指出,英特爾股價大漲反映市場對其「重整計劃」的期待。若能同時鞏固政府支持、爭取業界合作,並擺脫過往產能落後的陰影,英特爾有望在晶片產業版圖中重拾競爭力。
(3)影響:台積電ADR小跌0.13%、超微大漲3.49%、應用材料漲2.69%、艾司摩爾漲2.68%、科磊(KLA)漲0.92%、泰瑞達(Teradyne)漲2.41%、艾克爾(Amkor Technology)小漲0.58%、康寧跌0.72%、安謀漲1.17%。
(4)受影響股票:鴻海(2317)
仁寶(2324)
智邦(2345)
宏碁(2353)
華碩(2357)
鈦昇(8027)
瑞昱(2379)
義隆(2458)
鈺太(6679)
聯陽(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