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I眼鏡快速崛起,台股穿戴與光通訊供應鏈受矚目

全球縮影   2025/10/08

(1)現象:中國「十一」黃金周期間,深圳華強北AI眼鏡銷量大幅回升,成為消費新寵。AI眼鏡價格大幅下降,高配款批發價由原先700~800元降至約200~350元,單品利潤率雖由25%降至15%,但銷量倍增。消費場景逐步成熟,涵蓋即時翻譯、導航、支付及娛樂功能,市場需求快速從科技小眾擴散至大眾消費。

(2)原因:價格下降與產能快速擴張密切相關。立訊精密昆山超級工廠自3月投產後,月產能從80萬副快速提升至180萬副,全年預估達2,000萬副,約占全球20%。產能提升帶動價格下降,並使銷售模式轉向以用戶規模與後端服務變現為核心。加上華為、蘋果等品牌推出新機,以及「以舊換新」政策刺激換機需求,共同推動銷售熱潮。

(3)影響:AI眼鏡市場逐漸形成大規模消費市場,預計2025年全球出貨量可達510萬副,年增長率158%,2026年全球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萬副,中國大陸市場出貨量預計達120萬副,占全球12%。需求爆發將帶動光通訊、半導體封裝與智慧穿戴供應鏈增長,並可能加速台廠相關技術研發及產品量產布局。法人認為,AI眼鏡快速普及與價格下降將刺激銷量,將帶動相關台股供應鏈同步受惠,形成消費電子與光通訊的新成長動能。其中,AI眼鏡代工與組裝受惠有鴻準、健和興;光通訊與高速資料傳輸受惠涵蓋上詮、波若威、華星光、光聖,加上消費電子品牌供應鏈鴻海。

(4)受影響股票:鴻準(2354)

健和興(3003)

上詮(3363)

波若威(3163)

華星光(4979)

光聖(6442)

鴻海(2317)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