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航運第2季全速啟航,暫緩實施對等關稅90天,開啟搶運潮

關稅是川普字典裡最美的名詞,但是卻讓全球政經局勢掀起極大波瀾,金融市場震盪劇烈。毫無邏輯且不合理的「對等關稅」,打亂了世界經貿原先運作模式,川普政府近期宣布除了中國之外的國家,暫緩實施90天,被市場視為人道走廊,台灣政府持續嘗試與美國政府溝通,然而朝令夕改,所謂的最新命令或消息,可能在極短時間內就出現變化,最終決定權全都在川普手中。
假設川普政府真如其所宣布進行90天緩徵對等關稅,則可以預期除了美國企業與民眾搶著囤積物資外,美國與中國以外企業則搶著出貨,在政策改變之前能塞多少就塞多少,則對於承攬與運輸業必定會有相當高的需求,不僅是海運出現爆艙,就算空運價格相對高,只要成本還在可接受範圍內,短期內或許仍觀望,然越是接近時間限制,則也有機會出現搶艙位的現象。
除了可預期需求將有望明顯成長之外,在供給方面,3月中旬川普下令美軍空襲葉門叛軍,並要求立即停止在紅海攻擊商船,並警告伊朗停止支持該組織,目前狀況仍未見舒緩,短期之內紅海危機恐仍是難解習題,繞道仍是不得不的最安全方法。此外,歐洲有數個港口受制於罷工、氣候等因素塞港。整體而言,量與價都遭遇相當高的不確定因素干擾。
第2季原本就是歐美航線的傳統旺季,再加上緩徵期的刺激加持,包含海空運與承攬業者,業績都將有高機率出現成長,不過川普政策反覆無常,緩徵期過後,國際貿易的可掌握度恐再次降低,甚至若導致經濟出現衰退,就可能演變成短多長空,尤其美中兩國對撞,倘若沒有出現轉圜,再加上美國對其他國家的對等關稅政策調整幅度,則將會對全球貿易量帶來極大干擾。
丹麥航運巨擘馬士基在其全球市場展望中指出,儘管25年初,美國需求保持強勁,然關稅政策可能對全球貿易流動造成抑制作用,尤其是在不確定的地緣政治環境下,且也表示若美國消費者信心下滑,將可能影響全球經濟表現。另外,包含龍頭地中海、達飛、赫伯羅特等名列全球前5大的航運公司,也同步對關稅政策與後續發展表達擔憂。
除了關稅之外,美國政府也考慮對中國製造的貨櫃船在美國港口停靠時,徵收高額費用,旨在重振美國本土的造船產業,此項提案已引發絕大多數相關業者的強烈反彈,根據世界航運理事會(WSC)估計,目前全球9成以上船舶都可能將因此而被徵收高額費用,且每個貨櫃的成本可能增加600~800美元,恐將使得美國出口的運輸成本增加1倍。
國內貨櫃航運龍頭長榮(2603),去年EPS64.87元,擬配發現金股息32.5元,第1季營收1099.99億元、年增24.1%。雖然受到系統性風險影響,導致股價一度拉回至171元,不過關稅政策的緩徵期利多刺激,加上現金殖利率一度達19%,近日已出現連續性反彈,一度幾乎完全收復清明連假過後的跌幅。
陽明(2609)去年EPS18.38元,擬配發現金股息7.5元,雖然3月受到農曆年後需求放緩等因素影響,營收出現月減幅與年減幅都達雙位數,不過整體第1季營收455.17億元,仍較去同期成長3.9%。近日股價同樣也幾乎收復連假過後的跌幅,雖然現金殖利率較長榮為低,不過換算目前也約有十%。
萬海(2615)去年EPS16.89元,不過僅擬配發現金股息3.5元,在貨櫃3雄當中現金殖利率偏低,且是低於5%,不過股價已領先完全收復連假跌幅,並站回到所有均線之上,較高的波動性與靈活度頗受短線資金青睞。第1季營收370.9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4.3%,公司持續汰舊換新船舶,優化營運競爭力。
空運方面同樣利弊並存,客戶原先為因應關稅政策搶出貨,導致報價出現大漲,然暫緩90天的政策宣布過後,觀望氣氛轉濃導致價格迅速回落,另一方面,航空公司為了確保飛機貨艙充分利用,要求加收空艙費,即承攬業者提前預訂,若臨時取消或貨量不足而造成空艙,將根據取消時間點,收取一定比例的運費作為補償。
此外,美國政府計畫將於5月2日起,取消來自中國與香港小額包裹(價值低於800美元)的豁免關稅政策,不過此政策仍存在變數。根據統計,24年寄到美國的小額包裹達14億件,9成透過關稅豁免進入,其中6成來自中國,而桃園機場統計資料則顯示,24年貨運市場將近5成為轉口貨,其中15.42%來自中國,中國電商出貨勢必受到影響,需求量與價格都可能出現大幅度變化。
以承攬空運業務為主的捷迅(2643),去年EPS6.11元,擬配發現金股息4.5元,持續受惠去年擴大與既有客戶合作、在亞洲與歐洲擴增據點,再加上於美國新增冷鏈生鮮與食物倉儲配送服務,第1季營收年增97.6%,其中2、3月營收皆呈現倍數成長,且連續創下新高,由於小額包裹可能面臨免稅轉為徵收,就算出現緩徵期導致價格波動劇烈,不過4月的搶運潮仍值得期待。此外,在德州建置的保稅倉,預計6月完工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