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發一萬,這些產業盼到活水,關稅打擊出口業,通路、娛樂股…卻有了現金紅利

儘管台灣有科技業持續受惠於AI浪潮,但傳統產業復甦力道明顯不足,加上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出口動能面臨挑戰,更令人憂心的是,物價上漲壓力持續加劇民眾生活負擔。根據許多國內重要機構最新對經濟成長率GDP預測成長率均紛紛下修,在台灣經濟方面呈現相對保守的看法。
賴總統及執政團隊已於9月5日正式公告修正《韌性特別條例》,將預算上限從5450億元調升至5700億元,條例主要用於普發現金、國土安全韌性、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新政的經濟支持方案以及社會支持,其中普發現金1萬元預算約2360億元,另外再對於丹娜絲及7月西南氣流帶來的嚴重災損,將對嘉義縣梅山鄉普發設籍鄉民3000元,希望能減輕民眾負擔,並提振地方經濟。
從金融海嘯時期,當年馬英九政府發放消費券,到疫情期間發放振興3倍券、5倍券,到23年普發6000元的經驗,相信台灣民眾並不陌生,回顧過去幾次紀錄,08年政府為了應對消費緊縮效應,決議發放振興經濟消費券以刺激內需,總計舉債858億元,但就事後論來看,並未順利明顯振興經濟與股市,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使台股處於低迷狀態,成交量創下新低,市場交易依然冷清。事後,行政院經建會的報告指出,消費券中有6至7成被用於替代民眾原本計畫的消費,實際對GDP的貢獻僅0.28至0.43%,遠低於最初預估的0.66至1%。
至於23年的「全民共享普發現金」政策則是在新冠疫情後,政策推動的主要驅動力是源於前一年度的稅收超徵,當時行政院估計可為GDP增長率提升約0.3個百分點,跨境策略公司OOSGA則在一份經濟分析報告指出,這項現金措施約相當於台灣GDP的0.6%,優於行政院當初提出的預期。
從經濟部統計處前1至7月資料來看,批發業營業額為7兆9260億元,年增7.6%、零售業為2兆7538億元,小幅年減0.8%、餐飲業則因為去年同期的颱風壓低基期、航餐銷售擴增、聯名及促銷推升業績,營業額為6185億元,年增3.0%。
普發現金最直接的受惠者將是與民生消費相關的產業,不過今年要特別留意的是因為川普對台的(暫時)關稅高達20%,多數產業還是既有關稅再度往上加,輸美比重高的公司受衝擊最深且最直接,宜適當避開美國銷售比重較高的公司。
其中,像是專營五金修繕專業賣場的振宇五金(2947)就在8月的法說會指出,公司主要專注在內需市場,關稅並無直接影響,隨著新門市陸續開幕,以及中秋、歲末購物旺季行銷活動加持,下半年營運可望延續上半年動能,銷售成長與毛利結構優化空間可期。
從產業定位來看,振宇五金已完成北、中、南三大倉庫建置,每座倉庫約可供應50家門市,目前北部門市26家,未來隨展店增加將有助提升毛利。這種區域化供應鏈布局不僅降低物流成本,更能快速回應在地市場需求。此外,今年6月,振宇五金推出ALD Shop線上購物網,整合商品查詢、購物與會員點數回饋,並具備即時查詢門市庫存功能,上線以來不論在會員人數、客單價成長、會員營收都展現初步成效,未來ALD Shop將進一步串接門市端資源,落實全通路升級,振宇五金全台通路下半年將推進至92間、26年前完成百家門店規模目標。而今年7月由於颱風與西南氣流影響,中南部淹水嚴重,房屋修繕需求上升,振宇五金7月營收年增7%來到高峰,累計7月營收年增7.04%、達13.78億元,上半年稅後純益及EPS皆優於去年,隨著展店策略持續,加上致力於推升自有品牌商品比例,下半年毛利率可望持續突破。
可以看出會員經濟,是所有通路股都在持續深化的方向,超商雙雄統一超(2912)與全家(5903)無疑也是產業當中跑得快的代表,全家APP會員已突破1950萬人,統一超的7-Eleven則約1800萬人,雙方上半年在財報都繳出不錯的成績,前7月營收均創同期歷史新高,面對下半年的高溫、暑假、節慶等傳統旺季,如何深化平台服務、加深OMO的生活應用場景,則是雙方持續競爭及進步的方向。
娛樂股方面,華研(8446)收入主要為無實體的IP授權及藝人演出,不過24年報復性消費需求的高基期到25年回落,加上陸續有周蕙、閻奕格、Karencici和文慧等藝人的離開,上半年營收表現較為平淡,前7月營收5.93億元、年減24%,所幸持有的中國Cloud Village Inc.(網易雲),全數持股於上半年度處分完畢,認列金融資產評價利益,加上業外有匯兌利益進帳,使上半年稅後純益3.34億元、上半年EPS6.31元逆勢成長。以目前股價來看,本益比已降至十倍以下的相對低位階,或許對於長線投資人而言吸引力浮現。
另一家寬宏藝術(6596)則因為主辦江蕙演唱會和悲慘世界音樂劇的超級組合,第3季將迎來全年營運高峰,8月自結合併營收達8.73億元,再度刷新7月歷史紀錄,上季則因為台幣升值之下,大幅降低外幣支出成本近千萬元,隨著江蕙宣布巡迴演出可能從全年23場加場,加上第4季即將陸續開演的韓國歌舞秀、盧廣仲、曾沛慈等,也讓法人預估其全年營收將成長超過20%,全年EPS上看近15元。
這次的金額比上次普發6000又增加了4000元,這筆錢可能會促使消費者從「小額消費」轉向「中高額消費」,例如購買價格較高的家電產品或升級旅遊行程、娛樂活動,因此觀察這些公司在財報發佈後,營收表現將成為判斷政策是否真正發酵的關鍵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