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航太概念股華麗轉身,實力接單,從代工螺絲釘到進軍國際舞台

產業評析   2025/10/07

即將進入第4季,台灣軍工、航太概念股的能見度因為剛落幕的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以及因應台灣增強不對稱防衛作戰需要,國防部提出的軍購特別預算草案已送交政院,市場再度興起了對航太產業鏈的高關注度。今年3月中旬,國防部發表「4年期國防總檢討」,明確將國防預算提升至GDP3%列為優先要務,近年面對地緣政治與兩岸議題複雜化,台灣國防支出連年成長,從23年4151億元、24年突破6400億元,最新的26年度總預算案更飆升至9495億元,年增22%,再度創下歷史新高。

放眼全球,俄烏戰爭爆發、區域戰爭綿延,各國紛紛加強國防預算投資,美國總統川普重回白宮後再要求盟國增加國防預算,尤其北約組織(NATO)6月在荷蘭海牙峰會中承諾,未來十年將國防支出提升至占GDP5%。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統計,過去5年美國占全球武器出口比重達43%,較前一個5年的35%顯著成長,截至去年全球國防產業市場規模已擴大至2.7兆美元,顯見國防軍工產業鏈的成長態勢。

過去台灣航太產業只被多數人當作是國際軍工供應鏈的「螺絲釘」,不過台灣政府對國防政策及預算的重視不僅對外展現防衛決心,更為台灣軍工、航太產業鏈注入強勁動能,如今從功率放大器、扣件、結構零組件、到整機維修與組裝,台廠不只在國際舞台亮相,也陸續展現從「零部件供應」到「系統整合」的升級。

觀察此次特別預算的重點項目,主要是整合國軍現行防空飛彈系統,打造台版金穹防空網,並計畫採購新的愛國者飛彈、搭配使用的LTAMDS雷達,以及IBCS整合戰鬥指揮系統等。另外在美國對中戰略圍堵下,台灣不僅成為民主供應鏈的一環,同時透過像是美國國防合約管理局(DCMA)認證、國際航太國防供應商認證(NADCAP)等國際標準打入軍工核心,讓許多台灣航太零組件廠不再只是製造代工角色,更有機會走向全球分工的上游。

長榮航太(2645)在商用飛機領域,是波音、GE發動機的核心夥伴,子公司長異專門承接GE發動機的維修與零組件供應,雖然去年曾因作業瑕疵造成虧損,但已逐步走出陰影。大客戶波音、GE5月再傳捷報,接獲卡達航空飛機新訂單及引擎供應合約,公司可望受惠GE引擎保有量上升及外包趨勢,長榮航太再於今年打入空中巴士(Airbus)機體組件的一階供應商,製造技術與產能利用率雙雙提升,也計畫透過桃園觀音廠擴廠,27年起生產空巴零件提高接單動能。

以24年營運結構來看,長榮航太維修業務占8成、製造業務約2成,不過受限於桃機3航廈擴建時程遞延,維修棚廠產能不足,祭出漲價、2班制策略因應,隨著桃園新棚廠28年啟用,產能將再擴增7成,加上全球平均機齡居高不下,長線維修訂單無虞。

展望未來,製造業務成長動能則來自GE引擎交付、打入空巴供應鏈,以及第2波軍用商規無人機標案。長榮航太於第一波無人機標案中,為艦載監偵型得標廠商,國防部第2波軍用商規無人機標案,最快可望年底前揭曉廠商投標認證結果,依據軍備局公開資料,第2波分為甲、乙、丙、丁、戊5種型式,其中丙、丁式皆為定翼型無人機,長榮航太成為得標呼聲最高的整機組裝廠,法人看好27年陸續量產出貨後,無人機營收占比將上看3成,在3大利多加持下,雖然股價在9月創高後稍微震盪回檔,8月以來內外資同步推升買盤的趨勢未減。

亞航(2630)以國防自主為核心,力拚國產光纖陀螺儀(FOG),可用於滿足自駕車、無人機、衛星、火箭、艦艇及國防武器的導航需求,FOG生產線在去年通過AS9100國際認證,並獲得美國政府核可輸出光纖自動繞線機,這是生產FOG關鍵零組件—光纖環的重要設備,使亞航為國產FOG的進程開啟新篇章。

在今年的航太國防展中,亞航展出無人直升機、多用途照明廣播無人機、光纖陀螺儀及光纖環等產品。公司擁有231億元軍用維修長約,負責國軍主流機型包括F-16、IDF、幻象2000、黑鷹直升機等維護,訂單能見度延伸至2031年,雖然公司未取得第一波軍用商規新訂單,但無人機新業務持續開發,成為第一家取得中科院授權技轉的「中型無人機複材機體」廠商,軍規無人機方面,亞航曾與碳基科技合作承製「銳鳶2型」察打一體無人機,完成試量產標,隨著新的特別預算投入,可望啟動新一輪量產,並提高未來製造、維修標案取得的機會。

主要生產半導體設備、航太及國防零組件的千附精密(6829),客戶包括漢翔(2634)、京鼎(3413)、洛克希德馬丁、ASML等大廠,25年已正式轉型為半導體類股,產品涵蓋蝕刻、薄膜與沉積系統用腔體與結構件等設備,並於嘉義新廠建置新產能,預計25年完工、26年進入量產,為半導體客戶開發特定新品。

千附精密雖然在公司整體業務中半導體比重逐年增加,國防軍工占比降至20%,航太10%,上半年主要受到供料遞延影響,但預計延遲出貨的軍工訂單將於下半年逐步回補,此外,公司自19年配合漢翔,為洛克希德馬丁提供F-16戰機維修服務,因而取得3年長單,去年還進一步取得美國DCMA資安認證,有望受惠於美製武器銷售全球的趨勢,隨著國軍採購66架F-16V Block70逐步交機,訂單能見度直達26年。

千附精密也是洛馬愛國者飛彈控制箱最大供應商,依照今年6月法說會的說法,洛馬愛國者飛彈3型(PAC-3)已在許多戰事當中被大量消耗,進入補庫存階段,且新型PAC-3 MSE的增程型攔截彈更是各國採購主流,千附生產的飛彈零件也以MSE為主,該系統已被美國及17個盟國採用。

全訊(5222)是國內唯一通過國防部認證的SSPA(固態功率放大器)IDM大廠,而中科院研發的天弓、天劍、雄風等飛彈都採用全訊SSPA產品,透過微波訊號跟隨目標反射回接收器,計算、判斷目標位置後進行攔截。今年中科院研發打造的天弓4型於航太展首次亮相,攔截高度逾70公里,超過愛3飛彈、天弓3型,並導入主動相位陣列(AESA)雷達追蹤目標,正是採用全訊的功率放大器及雷達零組件,可說扮演著「飛彈的眼睛」的重要地位,隨著天弓4型接續進入量產,全訊可望同步受惠。

全訊除了採用軍用氮化鎵(GaN)、砷化鎵(GaAs)等材料做出高頻微波IC,在今年航太展現場主要展示反制干擾的無人機專用SSPA模組、低軌衛星用的高功率單晶片微波積體電路(PA MMIC)及功率放大器,展現公司在單晶片層級的研發能力。

即便今年受軍品認證遞造成空窗期影響營收,前8月年減逾3成至6.02億元,但在天劍恢復接單、天弓量產案重啟、海外市場以色列訂單成長之下,明年營收有望重返成長軌道。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