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法人唱多且做多+兩會在即,滬指有攻高空間,但短線或有回調壓力

反映中國概念股表現的那斯達克金龍指數21日追高1.65%,創近五個月新高,週線連六紅為33個月來最長的長紅紀錄後,市場對中概股的青睞有增無減。市場人士表示,短線漲幅可觀的滬指或有回調壓力,但阿里巴巴領頭的科技股估值遠低於歐美同儕的優勢,在中國人工智慧明星初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出世的提振下,擴大投資人的視野。此外,中國全國政協和人大會議即將在3月初召開在即,在應對川普關稅政策節節逼近下,政策利好可期。
滬指21日收高28.33點或0.85%,報3,379.11點為去年12月30日以來最高,與日高的3,381.06點相去不遠,上日小跌0.76點或0.02%。週線漲0.97%連三紅,為去年9月20日以來最長的長紅紀錄。
另一方面,外資法人近期紛紛「唱多」、「做多」中國股票,一方面,外資投行發聲看好中國股市;另一方面,外資法人機構大舉買入中國資產。業內人士表示,外資投行吹響「加倉中國」集結號,中國資產正來到歷史性價值重估,A股、H股將迎來蛇年大紅包。
華爾街投行一哥—高盛近日發布研究報告指出,DeepSeek的崛起,為中概科技股帶來中長期價值重估的機會。高盛預計MSCI中國指數今年將上漲14%,樂觀預期漲幅甚至將達到28%。
德意志銀行亞太區公司研究主管馬力勤日前也在報告中提到,受惠製造業優勢、科技力量崛起等因素,中國股票的「估值折價」現象將消失,盈利能力可能因政策支持消費和金融自由化而超出預期。
瑞銀則表示,DeepSeek人工智慧(AI)應用推動的中國股市上漲之路可能還未走完一半,因為良好的流動性和較低的利率環境可能會給AI概念股帶來價值重估的機會,根據4G、5G和雲計算時代的經驗,漲勢通常會持續一至二年。
與此同時,阿里巴巴集團宣布,計劃未來3年將投入至少人民幣3800億元(下同),用於建設雲計算和AI的基礎設施,踐行其對長期技術創新的承諾。這一金額將超過阿里過去10年在雲和AI基礎設施上的投入總和,突顯集團對AI驅動增長的聚焦,以及作為全球領先雲計算供應商的定位。
阿里巴巴ADR繼上日大漲8.09%後,21日再追高5.72%至143.75美元,為2021年11月17日以來的40個月新高,開春以來大漲近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