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美股徘徊高檔,華爾街聚焦就業數據與降息路徑,政府停擺風險增添變數

國際股市   2025/09/30

美股在連續創高後,投資人正將目光投向即將公布的9月非農就業數據,尋找更多利率走向的線索。然而,政府可能於10月1日停擺,使得就業報告發布存在不確定性,成為華爾街新一輪的不安來源。

市場普遍預期9月非農新增就業約3.9萬人,高於8月的2.2萬人,但仍顯示勞動市場降溫。失業率則料維持在4.3%。投資人希望數據足以支持Fed在10月底和12月各再降息一次,卻又不至於觸發衰退憂慮。若數據偏弱,將加深經濟下行的疑慮;反之,若出現強勁反彈,則可能減緩Fed的寬鬆步伐。

華爾街擔心的是,若政府停擺,勞工部可能無法如期公布非農數據。這將迫使Fed在缺乏官方數據的情況下作決策,增加市場對政策走向的揣測。分析人士警告,若停擺時間延長,不僅影響就業報告,還會延誤通膨、零售銷售等重要經濟數據,金融市場透明度恐大打折扣。

目前標普500指數仍徘徊在歷史高點附近,第三季累計表現有望創下2020年以來最佳。過去三個月來,標普500已創下25次收盤新高,背後動能主要來自降息預期。不過,指數本益比已達22.8倍,明顯高於過去十年平均的18.7倍,顯示估值處於極端位置,市場承受風險的「免疫力」正在下降。

市場專家指出,這種「高估值+數據不確定性+政治僵局」的組合,讓投資人處於微妙平衡。Empower首席投資策略師Norton直言:「估值已經極端,意味著市場對任何風險都很敏感,政府停擺或意外數據,都可能成為壓垮行情的導火線。」

另一方面,Fed主席鮑威爾近期提醒,通膨短期風險仍「偏向上行」。這使得即便就業數據偏弱,市場對降息幅度的期待也難以無限擴大。投資人現在必須同時兼顧通膨壓力與經濟降溫的訊號,並警惕政府停擺引發的政策「盲飛」狀態。

雖然以往美國政府停擺對股市的衝擊有限,但本輪情勢特殊。其一,市場估值偏高,使投資人對風險承受度降低;其二,Fed正處於政策轉折期,任何數據延遲都可能影響利率決策;其三,市場流動性與企業信心在政治僵局下也可能受到打擊。

市場人士表示,華爾街短期走勢將取決於兩大因素:一是非農數據能否如期公布並落在「不冷不熱」區間,二是國會能否及時通過短期撥款,避免政府停擺。若兩者同時偏向負面,美股在高估值狀態下恐面臨更大回檔壓力。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