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十一長假前齊揚,中概股創高,節後行情聚焦政策與外部變數

中國即將迎來長達八天的「十一」黃金週假期,本週僅剩兩個交易日,投資人操作更趨短線。但在政策暖風頻吹下,週一A股大盤強勢收高,大金融與新能源類股齊爆發,帶動創業板指數勁漲2.74%,漲幅居三大指數之首。滬指上揚0.9%,深成指大漲2.05%,展現資金積極進場氛圍。
假期將至,市場普遍預期交投量能可能縮水,但政策護盤與資金面偏暖,仍為大盤提供支撐。分析人士指出,近期監管機構加大流動性支持,並釋放對新興產業的鼓勵訊號,使金融股與新能源股成為短線熱點。投資人偏好「政策兜底」的類股,在長假前形成一波集體拉抬。
與此同時,中概股週一強勢反彈,反映整體走勢的那斯達克金龍指數大漲73.43點或2.03%,突破8700點大關,收報8,703.89點,創下2022年2月以來的43個月新高。雲端業務與人工智慧的投資前景持續吸引資金,科技龍頭成為主要推手。
個股表現方面,阿里巴巴(Alibaba)ADR勁升7.99美元或4.65%,收在179.9美元,創下逾四年新高,在金龍指數83檔成分股中排名第八,成為市場焦點。正業生物與陸金所分別飆升19.02%與13.09%,領漲中概股;不過總部位於澳門的酒類進口商Epsium重挫近三成,墊底全場,顯示資金選股仍高度集中。
展望後市,十一長假前A股可能出現部分獲利了結壓力,但政策基調與資金環境偏向正面。中概股強彈與阿里巴巴創高,亦有望提振節後投資信心。分析人士指出,市場在假期期間更關注全球宏觀變數,特別是美國政府是否停擺,以及聯準會未來降息路徑,這些將成為節後開局的重要參考。
國際資金配置上,花旗最新報告將中國股票評級由「中性」上調至「增持」,同時把歐洲股票由「增持」下調至「中性」。該行表示,看好中國股市主要基於人工智慧樂觀前景與強勁資金流入,而歐洲經濟指標疲軟,加上美國關稅的滯後效應與潛在加息風險,將對歐洲市場造成更大壓力。花旗觀點強化市場對中國股市的相對信心,意味節後A股或有機會延續偏強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