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報要聞》人民幣中間價 升破7.1元大關

【時報-台北電】美元指數走弱,中國人民銀行順勢拉升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15日上調26個基本點報7.0995元,一舉升破7.1元關口,創下2024年11月6日以來新高,向市場釋出強烈的升值訊號。人行助攻下,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價、離岸價15日亦彈升上百個基本點,回升到7.12元附近。
中間價是大陸匯率管理的特色。人行每日開盤前公布公布中間價作為基準匯率,主要由三部分決定:一是上個交易日銀行收盤價,反映市場供需;二是主要貨幣匯率變化,如美元指數或一籃子貨幣的變化;三是逆周期調節,人行可根據經濟情勢、政策方向等進行調整。
此外,這也決定了在岸價依照中間價上下2%的波動區間,亦可一窺官方對匯率的態度。也因中間價包含政策訊號,相較於市場交易的在岸價與離岸價,波動和緩許多。
綜觀過去一年中間價走勢,從去年11月美國總統川普宣告勝選重返白宮後,就跌破7.1元關口。今年4月初,川普公布對等關稅,引爆全球股匯重挫,中間價一度跌至7.2133元的低點。隨著中美關稅戰暫時休兵、美元指數轉跌等因素,中間價從8月下旬起維持在7.1~7.11元附近震盪。
中間價15日升破7.1元大關後,激勵在岸價、離岸價雙雙彈升。在岸官價15日收漲175個基本點、報7.1238元;離岸價盤中最高升至7.1247元,截至15日晚間8點半,維持在7.1318元附近震盪。據統計,今年截至10月15日,在岸價累計升幅達2.46%,中間價累升1.25%。
綜合陸媒報導,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人民幣這波升值主要來自美元走弱,因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最新透露繼續降息的訊號,以及未來幾個月可能停止縮減資產負債表,引起美元震盪走弱。
另有專家指出,此刻正值中美元首「習川會」有望登場、雙邊經貿談判的關鍵期,人行適度引導人民幣走強,也是以此展現中方的強勢地位,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吳丹認為,中美貿易爭端升級引發市場情緒波動,美元指數承壓,加上美國降息預期升溫,川普政府陰晴不定等影響,市場對於美元的信心不斷下挫,美元指數中長期下滑趨勢明顯。(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黃欣/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