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張:兩岸參與國際 羅:重交流 蔡:美中台溝通

【時報-台北電】蔡志弘提問:減少對兩岸軍事與外交壓力是多數台灣人心聲,若當選黨主席,是否願意推動國共兩黨領導人會談?若真與習近平見面會談什麼台灣訴求?台灣如何避免美中角力的犧牲者?
張亞中答:我所提出的兩岸和平備忘錄已完整答覆,包括處理民族認同問題、兩岸主權重疊保證不分裂、兩岸治理權是平等而分開的、彼此承諾不要使用武力、兩岸共同參與國際社會等。
郝龍斌答:國民黨是最能處理兩岸關係的政黨,跟大陸交往有幾個原則,即對等與尊嚴,大陸一定要尊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我們要合作,但是不要舔共,對談時要能夠說真話。
羅智強答:過去曾經參與過馬習會初期的幕僚作業,也了解馬總統的兩岸路線,會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之下,以九二共識為基礎來重啟兩岸對話交流合作,恢復馬英九時期的兩岸交流榮景。
鄭麗文答:首先要推動「黨對黨」層次對話交流,樂見過程中能與對岸的黨總書記見面、溝通,且不只要推動兩岸和平,更要將這想法深入台灣每個角落,發展年輕人的未來。
鄭麗文提問:這次選舉我將拚和平、拚經濟作為重要的主軸,國民黨如何再次負起幫台灣拚經濟、讓所有的人共享經濟成果、安居樂業的重責大任?
蔡志弘答:我來自業界30多年,非常了解中小企業及傳統產業,過去也參與很多國際經貿活動和會議,當主席後會很快解決能源問題,對國際經貿談判也能很快進入狀況,努力確保台灣經濟不被掏空。
張亞中答:要在2年為兩岸和平創造基礎、契機,等到國民黨2028年執政後達成兩岸和平,就會有很多國際企業願意到台灣投資,年輕人就有發展機會,這才是台灣經濟真正從谷底起飛的唯一關鍵。
郝龍斌答:兩岸和平穩定是台灣生存發展、經濟發展最關鍵因素,就是「和中不舔共、親美不跪美」政策,要把台獨黨綱、非核家園廢掉,下架民進黨讓國民黨重新執政,這是唯一解方。
羅智強答:答案是苦民所苦,永遠和人民站在一起,執政跟在野的工具不同,沒有執政,立法院就是最重要舞台,在野時要靠一次又一次具體行動拚經濟,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會承擔責任。
彩蛋提問環節,北一女教師區桂芝提問:30多年來的台獨教改,使年輕人的品德及競爭力全面下滑,未來將如何重建課綱,而國民黨的兩岸只談和平不談統一,和民進黨的台獨有何不同?
郝龍斌答:這是國家認同問題,國民黨能做的是督促教育部改課綱,一定要有中華民國的史觀,如此這些問題就可迎刃而解。
張亞中答:我這10幾年來在恢復中華文化上,已在第一線做了非常多,當黨主席將重啟「國統綱領」作為國民黨核心綱領。
蔡志弘答:非常贊成重建課綱,修法保護兩岸交流;台灣多年的去中化,要避免成為烏克蘭第二。
鄭麗文答:課綱的改革勢在必行,狹隘的課綱限縮年輕人的發展跟想像空間,文化歷史的底蘊對台灣學子應該是資產,而不是毒藥。
羅智強答:「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美麗台灣是我們的家,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根,自由民主是我們的寶」,課綱要回到禮義廉恥,兩岸必須基於同源同種、同是中國人的情感,增加了解、增加交流互動。
兩岸權威學者趙春山提問:兩岸維持現狀是台灣主流民意,但這個狀態為何、能否繼續持續下去。如果因為各種因素而改變,如何才能不影響台灣安全發展的重要利益?
張亞中答:現狀早已不再維持,現在美國軍事力量已非中國大陸在西太平洋的對手,大陸的經濟跟軍事力量也遠遠走在我們前面,破除困境唯一方法就是兩岸找到和平方案,才能真正引領台灣繼續走下去。
郝龍斌答:目前台灣民意85%以上主張維持現狀,現狀就是維持海峽兩岸的和平穩定,能做的就是溝通、交流,美中台要維持等邊三角形的關係。
羅智強答:台灣現狀極度危險,正走向戰爭、走向掏空,但如今仇中反中的土壤已開始變化,台灣人民開始可以客觀看待中國大陸的好跟不好,因此在美中之間怎麼做,台灣必須智慧自處。
鄭麗文答:台灣主流民意正快速變化,做為政黨不應只是迎合民意媚俗,應自信形塑民意、凝聚台灣主流民意,國民黨最重要任務就是兩岸對話,讓兩岸有共同未來,而台灣人民的意願必須百分之百被尊重跟保護。
蔡志弘答:目前穩定並不表示以後穩定,兩岸、台美要多交流多溝通,我過去曾建議建立金馬非軍事區,成為和平起點,讓兩岸投資、發展觀光成為和平緩衝的創舉。(中國時報一黃敬文、劉宇捷/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