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交通》開車門害摔判賠152萬 「5口訣」避禍

時報新聞   2025/10/02 11:06

【時報-台北電】開車族注意!馬路如虎口,一不小心就發生事故了。資產傳承顧問廖嘉紅(R姐)以2大案例開場,解析車禍如何判斷肇事責任?先看是否違規,再看是否有路權:一是個路邊臨停開車門,害女騎士摔車,遭判賠152萬元;另一個是從騎樓倒車,撞倒直行機車,因無路權恐負全責;建議記得安全駕駛5大口訣,避免事故上身,也讓家人安心。

R姐在臉書「R姐 廖嘉紅-繼承與贈與」表示,日常生活裡,很多人停好車後就順手把車門打開,卻沒意識到這個小動作,可能帶來極大的風險。事實上,「開車門事故」在交通案件裡相當常見,後果往往是重傷與高額賠償。

案例1:亂開車門的桃園事件

一名男子臨時停車後,沒有注意後方來車就直接開門。結果,一名機車女騎士撞上車門,造成肩膀韌帶撕裂、骨折,醫療費用高達數十萬元,還提出看護費、誤工損失與精神慰撫金等求償,總金額超過200萬元。

案例2:騎樓倒車釀禍

不久前,R姐兒子也遇到相似狀況:他騎機車直行,一輛停在騎樓的汽車突然倒車出來,他反應不及摔倒,手腳多處擦傷。如果是你,心裡是不是也會冒出一個疑問:這樣的車禍,到底誰該負責?

車禍肇事責任的判斷邏輯

1、先看事故發生原因

(1)誰違反了交通規則?(如闖紅燈、逆向、未禮讓、超速等)

(2)誰沒有遵守路權?(如直行vs左轉、幹道vs支道、行人路權等)

所以像「騎樓倒車、巷口出來、停車場出口、支道出幹道」這些情境,都屬於 「無路權」,在法律上有明文規範: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99條:車輛出巷口、出騎樓時,應讓直行車先行。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02條:汽車駕駛人倒車時,應讓行進中之車輛及行人先行。

因此,這類情境發生車禍時,倒車或駛出的車輛通常要負幾乎全部責任。

車禍責任不是看「誰受傷比較重」,而是看有沒有違規、誰有路權

2、酒駕是加重責任,不是唯一依據

酒駕本身一定違法,會面臨刑責,但責任比例還是要依事故原因判斷。

例如:

◎A酒駕直行、B未停讓闖出→主因在B,但A因酒駕仍可能被加重部分過失比例。

◎A酒駕又闖紅燈→幾乎全責。

3、實務操作流程

◎警方會先做《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列出違規情形。

◎保險公司依「違規項目×路權」計算賠償比例。

◎若有爭議,法院會依事故原因、酒測值、駕駛能力綜合判斷,並下判決。

回到前面桃園的「開車門」案例,法院最後認為駕駛在開門前,沒有注意後方安全,違反注意義務,與女騎士的傷勢有直接因果關係,因此判決駕駛必須賠償152萬元。

如何避免捲入事故?安全駕駛5大口訣

事故發生後,無論誰對誰錯,最痛的永遠是自己與家人。真正該做的,是儘量事前避免:

口訣1:抬頭遠看→提前觀察15秒後的路況。

口訣2:放寬視野→注意左右兩側人車動態。

口訣3:雙眼游動→每隔幾秒環顧一次,找出潛在風險。

口訣4:衡量環境→隨時留好減速、轉向或停車的空間。

口訣5:適時示警→打方向燈、必要時鳴笛,讓別人知道你的動作。

R姐提醒,車禍責任不是看「誰受傷比較重」,而是看有沒有違規、誰有路權。但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更重要的,不是事後去算責任,而是事前多一秒注意,換來一輩子安心。

最近,R姐也常跟剛拿到駕照、開始上路的兒女討論,除了「安全駕駛5大口訣」,還有車禍現場的正確處理方式。因為只有真正懂得安全駕駛,才能讓家人少一份擔心,多一份放心。(新聞來源:旺得富理財網 馮恩惠)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相關政策法規和稅率,請以政府公布為準。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