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產業》研調:陸2025年人形機器人產值估破45億

【時報-台北電】大陸人形機器人前景看好,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資料,中國市場已有11家主流人形機器人本體廠商在2024年開啟量產計畫,其中,宇樹科技、優必選、智元機器人、銀河通用、眾擎機器人、樂聚機器人等6家廠商,對2025年量產規劃逾千台,預計中國市場2025年人形機器人本體產值將超過45億元人民幣。
此外,加上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對旗下人形機器人Optimus於2025年量產數千台的目標,預計亦將拉動相關零部件供應鏈的生態布局,以及建立完整性。
綜合陸媒報導,大陸人形機器人在今年春晚表演扭秧歌爆紅後,人形機器人在運動競賽等各領域的應用受到關注。全球首次人形機器人馬拉松4月19日在北京亦莊登場,共有20支隊伍參賽,更是引領市場話題不斷。
本次馬拉松比賽暴露出目前人形機器人在技術層面遭遇的挑戰,例如在大腦自主巡航、小腦運動控制,以及續航力等方面,均有所不足。
另一方面,人形機器人在商業化初期,缺乏相關標準規範和法規制度。4月上旬,人形機器人技術要求一系列的國家標準,正式獲批立項,優必選聯合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有限公司、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等單位,共同發起該系列國家標準,這是大陸首批人形機器人的國標,涉及環境感知、決策規畫、運動控制、作業操作等多項技術規範。
TrendForce集邦諮詢表示,標準化建設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建立人形機器人國家標準具有重大意義。國家標準能夠規範行業技術指標,降低技術門檻,助力行業規模化量產與降本增效。
目前人形機器人主要應用在B端工業場景、大學科研,以及少部分B端商用場景,而C端家用場景,則要求人形機器人功能多元,對機器人資料處理和自主交互能力要求較高。人形機器人從B端跨越到C端應用場景,需要政策、法規、技術等行業各方面的共同努力。A端則指政府部門或公共機構。(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張漢驊/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