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大陸產業》中、美、韓三強鼎立 人形機器人商業化 大陸領先

時報新聞   2025/09/24 08:27

【時報-台北電】摩根士丹利最新研究報告指出,人形機器人產業正邁入關鍵轉折點,未來25年將成為全球最具爆發力的新興產業之一,預估到2050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5兆美元,年營收總量甚至將超越全球前20大車廠的總收入。

 報告指出,目前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呈現中、美、韓「三強鼎立」格局,中國在商業化應用上遙遙領先,美國則憑藉技術創新占有一席之地,而韓國則靠著國家戰略基金加速追趕。

 大摩統計顯示,中國截至目前已累積人民幣(下同)9.75億元訂單,居全球之冠。中國主要人形機器人整合廠商,包括宇樹科技、優必選與遨博等,合計接獲近10億元訂單。其中,智平方機器人更獲得HKC半導體生產基地高達5億元合約,計劃未來三年內部署1,000台人形機器人,成為全球產業化應用的里程碑。

 報告指出,中國政府積極透過政策推動產業發展,除設立總額1,870億元的產業基金外,還將「AI+製造」納入國家戰略,北京、上海與深圳等地方政府更制定2027年前建構完整產業生態的目標。

 報告稱,受政策與資本熱潮帶動,中國人形機器人價值鏈指數今年來漲幅已達92.3%,遠超過MSCI中國指數的37.6%。在市場投資熱度高漲下,宇樹科技也宣布將於今年第四季送件IPO,力拚進一步擴張。

 展望未來,大摩預測2036年全球人形機器人保有量將達2,370萬台,2050年將一舉突破10.2億台。若以產值計算,屆時年營收將達近5兆美元,約為2024年全球前20大車廠總收入的兩倍。

 人形機器人100指數自今年2月設立以來,已累計上漲24.7%,顯示投資人對此新興產業的高度期待。大摩強調,中美韓三國分別透過差異化的戰略布局與產業政策,加速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邁出實驗室,進入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關鍵階段。(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張漢驊/綜合報導)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