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產業》每5車有2樁!陸建成全球最大充電網 跨省「說走就走」

【時報-台北電】大陸央視14日報導,大陸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十四五」期間,建成全球最大電動汽車充電網絡,每5輛車就有2個充電樁。五年來,電力市場化改革有了重大進展。
在浙江杭州梅林村國家電網充電站,2021年時,充電樁只有4個,現在達到16個。還加了光、儲、充一體化設備,這裡充電直接使用屋頂太陽能所發綠電。更值得關注是充電時間,由於加裝超充和快充設備,充電時間縮短一半。
這個公共充電站,每天11點到13點,都是新能源車充電高峰,在梅林村負責文化推廣工作的項江南住在城裡,工作在鄉村,每天駕駛里程近百公里。他工作範圍內村社都有充電樁,去更偏一點的民宿,也都有配套充電樁。
「十四五」時期,杭州全市建成公共充電圈,市區充電服務半徑只有0.9公里,高速服務區超充站全覆蓋,191個鄉鎮充電設施實現鄉鄉通。商場、旅店、高速服務區,幾乎有停車場的地方就有充電站。
大陸國家電網杭州供電公司鄉村充電樁項目負責人朱鐵銘稱:我們想形成一個在城區是5分鐘的充電圈,在鄉村重要地區15分鐘的充電圈。結合整村太陽能推進,把新能源和充電樁融合在一起一盤棋考慮,公共充電網路帶來更大變化是新能源車跨省出行。
今年大陸十一國慶中秋假期,項江南開車從杭州出發到廣東旅遊。他表示,全國性充電樁數量提升,是特別了不起的事。現在說走就走,可以直接開車走。
據統計,目前大陸全國公共充電站總量達30多萬座,較2021年增長303%,遠超過加油站的11萬座,為跨省長途出行提供保障。
在粵港澳大灣區,新能源汽車也正成為電網中一個靈活調節的「移動電源」。中午12點左右,在深圳市龍華區一處公共充電站內,新能源車主黃先生將充電槍插入車內。與往常不同的是,他不是給車充電,而是開始他的第一次反向「送電」。十幾分鐘後,準備結束放電時,手機就收到了一條收益資訊。他說:放了15度電,有26元(人民幣,下同)收益。很新奇,感覺車子就像一個移動的「充電寶」。
光、充、儲一體。黃先生參與的車網互動,背後是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升級帶來的變化。在負荷高峰期,電網會提前發出需求訊號,在特定時間段內,車主可以反向對電網進行送電,獲得一定收益。
南方電網產業發展集團電動公司充電運營經理畢穎智指出:今年這一家充電站累計放電量達到8200度,相當於1025戶家庭一天用電量。
而在西部風電太陽能發電高峰時段,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就可以通過低價格引導車主的充電行為。這種「削峰填谷」的調控,正在智慧充電樁上即時運行,成為一個可調度的分散式「虛擬電廠」。
深圳虛擬電廠管理中心經理李江南表示:在太陽能發電高峰,綠電富餘時段,虛擬電廠會引導車輛集中充電,有效消納清潔能源。幫助車主平均節省充電成本15%。(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李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