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方向盤轉彎,美打通膨變防衰退,前財長桑默斯警告雙面風險,聯準會貨幣政策棘手

總經評論   2023/04/17

聯準會去年初至今,以打擊通膨為理由大幅調高利率,過程中因為債市殖利率飆升,造成3家銀行倒閉,引發區域銀行危機,之後又爆發瑞士信貸倒閉並緊急與瑞銀集團合併。利率上揚同時波及科技產業景氣衰退,出現了裁員效應。即便如此,美國3月份的就業數據公布後,市場預估聯準會5月初的FOMC會議仍將會升息一碼。不過,從美債殖利率走勢來看,現在通膨問題已經不是華爾街最擔心的議題,而是要如何防止經濟衰退。美國前財政部長桑默斯就認為,近來一連串公布的數據顯示經濟疲軟,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與日俱增。

從好的方面來看,受高利率、景氣下滑影響,美國勞工市場的確降溫。3月非農業就業人數下降到23.6萬人,每小時平均工資年增率降到4.2%,略低於市場預期的4.3%。這次為期3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美國就業市場造成很大的影響,疫情爆發之初,歐美各國馬上封城鎖國,經濟活動大幅下降,衝擊到民生相關的旅遊、航空、餐飲和內需市場,面臨了大量裁員壓力,迫使二戰後嬰兒潮世代大量退休。這些世代的人有些人還沒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形成就業斷層。後疫情時期突然又解封,先前退休的人沒有回到就業市場,經濟活動恢復後,航空、旅遊、餐飲和內需市場需要最多的就業人力,就是造成後疫情時期美國薪資大漲的主因,形成服務業擴張居高不下。

3月每小時平均工資年增率漲幅為4.2%,創下近兩年成長率新低。若與去年上半年動輒5.4~5.8%成長率相比,通膨壓力的確大幅下降許多。去年此時是工資成長率基期最高期間,預料工資年增率將明顯下降。後疫情時期美國服務業缺工大多是低端勞力人口,雇主缺工情況嚴重被迫調高薪資彌補人力缺口。這些低端勞工會把大部份薪資用在民生消費必需品上,形成這次物價突然大漲,食物的漲幅相對其他耐久財漲幅多很多,是這次通膨的主要來源。

去年11月下旬,美國大型零售業者公布的財報顯示,人事成本上揚造成營運成本上揚,是當時工資大漲的受害產業。當時目標百貨(Target)發布財報時表明,將持行成本十億美元的薪資計畫,確保讓有經驗的員工願意繼續工作。大型零售業是最需要低端勞力人口的產業之一,薪資大漲衝擊他們的營運很大,以至於像好市多、Best Buy、Home Depot、寶鹼(P&G)等零售業今年以來的股價表現都不理想,持續在波段低檔震盪。目標百貨和Wal-Mart股價一度也因薪資成本上揚而股價走弱。由於這次經驗,零售業將逐步引進AI技術,來取代部分低端勞力,以提高營運效率,是未來零售業的發展趨勢。

服務業大缺工,是非農業就業人數擴張的主因。科技產業從去年下半年起因為景氣下滑而大幅裁員,大型科技業難以倖免。就連科技業龍頭蘋果也在4月上旬抵不過景氣調整壓力,也宣布要精簡人事。這次蘋果的瘦身計畫與其他科技業的裁員不同,目前僅限於門市部門的員工,要求自行在公司內尋找新職務,如果1段期間內沒找到新職務,就要被資遣,但蘋果會給予遣散費。據Layoffs.fyi統計,2022年科技業裁員人數超過15萬人。今年第1季又裁掉超過13.8萬人,幾乎快要和去年裁員人數相當,這個數據還在累積中。大型科技股的Alphabet今年要裁員1.2萬人,約占公司全球員工總數的6%,微軟要裁1萬人,亞馬遜裁員人數則多達1.8萬人。裁員固然可以降低企業的營運成本,卻也會影響內需市場,尤其是科技業平均薪資水準較高。

這次因升息造成的景氣下滑,還衝擊到區域性銀行業的營運生態,桑默斯擔心,近期公布一連串數據顯示美國經濟疲弱。3月ISM製造業指數降到46.3,2月工廠訂單下滑0.7%,3月ISM服務業指數降到51.2,3月ADP民間就業人數僅增加14.5萬人,以上數據全都低於市場預期。

桑默斯指出,近期公布的製造業和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都比預期弱,可見景氣減緩幅度比預期大。ISM工廠指數是2020年第3季以來最低。桑默斯說,目前上行風險和下行風險都很大,這「雙面風險」反映的是經濟過熱後的諸多後遺症。還有這次區域性銀行面臨很大的經營風險,存款快速被大量提領,也讓銀行業開始對信貸金額開始收緊。此時發生經濟衰退的或然率突然大幅走高,讓聯準會的貨幣政策面臨非常棘手的決定。

銀行業屬於信賴產業,銀行與客戶的關係建立在互信上,一旦缺乏互信,銀行便會發生擠兌,就出現營運風險。桑默斯也認為,矽谷銀行在不到48小時內倒閉,對聯準會和監管機構都是一大警訊。顯然客戶對這家銀行的黏著度遠不如大家預期。

這次美國區域性銀行的營運危機類似1980年代的儲貸危機。當時造成超過1000家儲貸機構破產,最後美國政府花費超過1600億美元收拾善後。這次區域性銀行經營危機發生至今,僅聯準會資產負債表增加3000億美元,主席鮑威爾強調這不是QE,而是一般借貸。因為來借貸銀行機構需要支付相當於4.75~5%的利息成本,且借貸期限最多只有一年。

對銀行機構來說,除非萬不得已,不會向聯準會借貸這麼高的資金。而這類被借貸出去的資金僅會在銀行間流動,不像QE那樣會流到經濟體系內,不會對刺激經濟景氣有幫助。

在每次景氣循環的谷底區通常是壞消息最多的時候,卻也是風險最高之際。聯準會的貨幣政策的確如同桑默斯講的那樣棘手,目前的經濟環境的確不容許出現像瑞士信貸那樣大咖金融機構類似倒閉事件,只要有風吹草動,監管機構必須在第1時間內出手防止擴大效應,這是歐美各國政府在金融海嘯得到的教訓。

超級財報周將陸續登場,是金融市場再次檢驗企業獲利和產業脈動的機會。據經濟學家針對S&P 500指數成分股獲利年增率表現的預測,預估第1季企業獲利將比去年同期衰退7.95%,比去年第4季衰退2.35%還高,第2季預估也將衰退6.25%。今年前兩季獲利減幅較大與去年的高基期有關,直到第3季以後企業獲利將恢復正成長。

因此,這次企業財報周需要留意利空出盡。像英特爾近期的股價跌不下去,南韓三星電子發布第1季財務初報,營業利益大減9成,股價不跌反漲也是利空出盡。這次可留意股價在低檔的亞馬遜、Alphabet、思科、微軟、Meta平台、美光科技等。而AI龍頭股的Nvidia股價已經漲上來,預料營運已好轉,短線若回檔,則是長線布局的機會。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