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金融》港穩定幣條例上路 G2金融戰開打

【時報-台北電】繼美國總統川普7月18日簽署「天才法案」後,香港「穩定幣條例」隨即在8月1日上路實施,相關機構可開始申請牌照,市場充滿期待。分析指出,中美就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對上獨霸」的多年纏鬥,正式「區塊鏈化」。
香港經濟通通訊社1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2024年底提交香港立法會審議的「穩定幣條例」,數個月未出現重大進展,直到今年5月30日才在憲報刊登,相關概念股過去兩個月也掀起熱潮。催化劑直指被視為「美元霸權2.0」的「天才法案」,6月份在美國參議院成功闖關。
文章稱,披著「加密貨幣監管」外衣的「天才法案」,本質是藉由所謂「合規儲備資產(如美元、美債)」的硬性要求,強化美元在DeFi(去中心化金融)時代的貨幣主導地位,試圖以數位化、區塊鏈延續美元霸權。對此,中國與歐盟紛紛出招反制。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先前不約而同提及,「弱化對單一主權貨幣的過度依賴和負面影響」、「美元的過度特權」,而中歐反制的途徑之一,正是以香港為試驗田的穩定幣,以及數位歐元。
有別於「天才法案」要求掛鉤美元、美債,香港「穩定幣條例」並不偏好特定幣種,允許持牌照者選擇與單一法幣(美元、港幣、人民幣)或「一籃子」法幣掛鉤。反映出香港的靈活政策,並擺脫離岸人民幣資金池規模相對較小的掣肘,盡可能挖掘客戶基礎、拓寬應用情境。
香港金管局稍早列出穩定幣發照三大要求,短期內,渣打、京東、圓幣科技等已進入沙盒測試的機構,以及匯豐、中銀香港等傳統金融巨頭,已經展開白熱化的牌照爭奪戰。金管局助理總裁陳景宏指出,最大挑戰是如何持續監測流通中的穩定幣,不會被用於洗黑錢。
陸媒引述穩定幣業內人士邵星指出,未來穩定幣發行後,需要尋找管道和流量平台來承接,要有大量的應用情境來落實。邵星預計,之後5年左右,以合規穩定幣為基礎的點對點支付方式,逐漸代替SWIFT(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國際清算系統,整個金融體系將會發生重大變化。(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蘇崇愷/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