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過去這一年!探索未來的新民意
從去年迄今,朝野陷入激烈的對峙,已到了互相毀滅的狀態,藍白結盟,加上背後的中國助力,台灣的政局已經找不到理性討論的空間。由曹興誠領銜的大罷免行動,已正式進入第二階段,能不能掀起大浪?要看未來新民意的變化。
先從源頭看起,2024年的總統大選出現三足鼎立的局面,最後的結果是賴清德拿到5586019票,得到40.05%,登上總統大位,侯友宜拿到4671021票,拿票率是33.49%。影響政局最大的是柯文哲,他拿到3690466張選票,得票率26.46%,他拿這麼多票,這是賴清德當選,但得票率未能過半的主要原因。同時也因為柯文哲拿到369萬票,間接影響立委席次,這也是民進黨國會未能過半的主因。
去年的立法委員選舉,民進黨立委總得票609.52萬票,比總統的票還多,得票率44.71%,這比國民黨的總得票540.29萬票,得票率40.44%多很多,而且在政黨投票,民進黨也以498.2萬票超過國民黨的476.45萬票,得票率是36.11對34.58%,但雙方都分得13個不分區席次。
比較特別的是民眾黨在全國選區的選舉只拿到403357票,一席都沒有,但政黨投票卻拿到304.06萬票,囊括8席不分區立委席位。這也告訴大家,民眾黨的存在是因為柯文哲,現在柯文哲坐牢,2024年柯文哲打下的江山,現在還有多少票?這是決定台灣未來很重要的變數。
今天柯文哲又成全國焦點人物,我在想,如果台灣的大學選是柯文哲勝出?那麼台灣會變成什麼樣子?在選舉造勢活動中,柯文哲說賴清德當選,外資會跑光,股市會大跌,台灣會垮!這些現象都沒有發生。柯文哲也說南部人很慘,如果他沒有贏,台灣會完蛋!好在這些現象都沒有發生。
受到柯文哲旋風影響,2024年國民黨拿到52席,民進黨51席,加上民眾黨不分區8席,藍白順理成章操控國會,傅崑萁也成了全台灣在野黨最大的總司令。在柯文哲369萬票的助力下,國民黨在很多選區都是險勝,像台中市的羅廷緯,廖偉翔,南投縣的游顥,雲林的丁學忠贏蘇治芬,還有新北市的葉元之贏羅致政都是險勝。而桃園市的六個選區,KMT打敗DDP是六比零,以基本盤來看,這個結果並不合理。
因此,在沒有柯文哲現象的政壇,台灣新民意的歸宿,這次透過罷免可以重新檢視一次,在沒有總統選舉,民眾黨在地方缺乏實力的情況下,罷免對民進黨有利,對國民黨不利,這也是國民黨大力反對罷免的原因。
眼前政黨的對立已經無解,罷免已成改變台灣命運的途徑之一,未來的新民意才是決定台灣未來命運的那把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