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金文化董事長 / 謝金河
景福宮上的朝鮮總督府
2025/10/09 10:58
這次到訪首爾,回到台北的最後一天早晨,到南韓的地標景點景福宮走走。這是朝鮮王朝重要王宮,由1395年的太祖四年在白岳山興建宮殿,取名景福出自詩經「君子萬年,介爾景福」。
這個宮殿有七百多年歷史,到今天,還有一個往例,凡是穿朝鮮傳統服飾的人不用門票,景福宮外有許多傳統服飾出租店。這個朝鮮王朝的故宮,同樣也有很多歴史大事在這裡發生。像1895年的乙未事變,明成皇后就是在乾清宮玉壺樓被刺殺,屍體被焚毀。朝鮮王朝內亂,1910年的大韓帝國被日本消滅,朝鮮成為日本的一部分。
日本把朝鮮當成殖民地,從1916年開始在景福宮興建朝鮮總督府,這棟雄偉的建築號稱是全亞洲最大的建築物,到1926年才整個完成。二戰開打,這裡也是日軍重要基地。1945年日本投降,這裡由美軍接管,1948年李承晚建國,這裡也曾是政府機關的所在地。
1950年韓戰,這裡受到很大的破壞,曾經荒廢一段時間,1962年朴正熙上任,這個地方曾經是韓國央行的所在地,後來變成博物館。到了1995年金泳三執政,他下令把這棟巨大建築拆除,整整花了一年四個月,現在從世宗大道的景福門進入景福宮,有一個大大的廣場,這是原來的朝鮮總督府遺址。
台灣在1895年割讓給日本,台灣現在的總統府及台北賓館就是日本人留下的總督府,日本在台灣有19個總督,其中有幾個用心治理台灣,像是第七任的明石元二郎,他在1918年視察基隆,染上西班牙流感,回到福岡治癒,死在福岡,但仍堅持葬在台灣,到今天,欣欣大眾旁的林森公園仍有他的「鳥居」。
台灣到今天為止仍保留很多日本人留下的東西,但韓國人拆得很澈底,這可能和日本人治理朝鮮和台灣的態度不同有關,這一段歷史很值得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