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國際財經:美前財長保爾森、蓋特納示警,美債恐引爆系統性風險

財訊新聞   2025/08/06 08:08

【財訊快報/陳孟朔】兩位曾於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出任美國財長的重要人物——亨利.保爾森(Henry Paulson)與提摩西.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週二齊聲對當前高達36兆美元的美國國債規模發出警告,指出聯邦財政路徑不可持續,若未及早應對,國債市場恐面臨系統性風險。

保爾森在接受CNBC採訪時直言:「我們目前的債務路徑無法持續下去。」他坦承不確定「碰壁」將在六個月後、六年後或其他時點發生,但強調風險實質存在。

蓋特納則認為,儘管目前10年期美債殖利率處於「相當適中水準」,這反映出投資人對美國理性治國的「基本信心」仍在,包括赤字控制、財政平衡、法治與聯準會(Fed)的獨立性。然而,這些信心支柱如今正面臨「更大陰影」。

保爾森呼籲華府應預作準備,研擬應變計畫,以防國債市場發生崩盤風險。他建議考慮包括消費稅在內的潛在增稅選項,以提高收入、控制赤字。

蓋特納則提到,美國或可因生產率改善而暫得喘息空間,但強調川普時期實施的高關稅政策「很難逆轉」,因其正在帶來收入,對於預算而言極具誘惑力。他警告:「政治體系將很難放棄這些關稅收入。」

在對關稅政策的評價上,兩人亦不留情面。保爾森批評進口關稅「懲罰未來產業、扶持過去產業」,導致資源錯配與扭曲。而蓋特納則形容關稅是「對美國製造業的腐蝕性稅收」,即使美國經濟目前仍可承受,但長期恐不利於競爭力。

針對Fed獨立性問題,兩人皆予以強調,特別是在川普政府頻頻批評鮑威爾主席之際。保爾森指出,Fed的獨立性是國際社會對美元與美國經濟信心的基石;蓋特納則補充,美債作為全球金融體系的核心資產,仰賴對美國法治、財產權與政策穩健的信任。

此番來自共和黨與民主黨出身的兩位前財長罕見同台發聲,凸顯美國財政狀況與政策方向正處於重大轉折點,也反映華府內外對聯邦債務風險日益關切。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