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國際產業》英特爾本周在漲什麼! 范斯和台積電消息是關鍵

時報新聞   2025/02/15 15:10

【時報-台北電】持續陷入困境的英特爾(Intel)周五股價下跌了2.2%%,但是在本周仍大漲23%,創下自2000年以來最大單週漲幅。儘管該公司在AI競賽中處於落後位置,但本周的發展顯示,許多資產仍可能被低估。

 英特爾目前的主要麻煩是在晶圓代工業務,進展乏力,迫使執行長Pat Gelsinger在去年12月離職,也讓人們質疑英特爾,是否會出售晶圓製造業務。另外一方面,美國的政策希望將晶片生產移回美國本土,而英特爾作為本土重要晶片製造商,被官方寄予厚望。

 在這種邏輯和情況下,英特爾股價本周突然的暴漲,主要和兩項消息有關。

 首先是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周二在巴黎AI高峰會上發表演講,談到美國晶片製造,他說,川普政府將「確保」美國的人工智慧系統「採用美國設計和製造的晶片」。范斯此言一出,英特爾當日股價大漲6.1%,投資人認為,這是英特爾的好徵兆。

 另外台積電(2330)周三在美國召開董事會,當時業界傳出,川普政府正在採取行動,尋求台積電的協助,幫助英特爾轉虧為盈。隨後英特爾在周四開盤立即跳高,收盤暴漲了7.3%。

 Baird一位分析師週三在給投資人的一份報告中說,有傳言指出,美國將出手資助,讓台積電和英特爾成立一家合資公司,台積電將派遣工程師到英特爾,運用英特爾的專業技術,確保英特爾的晶圓廠和後續製造計畫的運行。

 川普要將晶圓製造帶回美國,這項政策的實施比預想中要困難得多,一些國會議員對美國透過《CHIPS法案》向英特爾投入數十億美元,表示懷疑。

 台灣的《電子時報》周四引述業界人士的消息說,合資企業是美國政府與台積電秘密討論中,所提出三項提議之一,另外一項涉及台積電允許英特爾處理台積在美國客戶的封裝訂單。

 到目前為止,從英特爾周五股價回落來看,這消息可能是基於猜測,但是也顯示出英特爾晶圓代工業務的復甦,有著強勁推升股價的潛力。

 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師Stacy Rasgon說,我們不知道台積電為何(自願)願意將它的製程技術和IP授權給潛在的競爭對手(英特爾),除非條件是非常有利的。Rasgon進一步說,需要建立合資企業,或需要台積電幫忙,這也凸顯出英特爾是否有能力生產晶片的疑慮。

 Rasgon繼續說,無論如何,他不會因此而購買英特爾股票。他指出,美國最好繼續按照現有《晶片法案》的戰略,獎勵外國公司擴大在美業務,「坦白的說,對美國來說,鼓勵台積電在美國建設更多產能,似乎是更容易的;這也比試圖拯救英特爾,帶來的潛在風險要小得多。(編輯:張朝欽)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