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ETF吹避險風 首季前15強出列

【時報-台北電】3月只剩下一個交易日,今年以來表現亮眼的ETF大致塵埃落定,第一季漲幅前15強以黃金正2、陸港股正2,以及標的為銅銀等貴金屬、航太科技、歐股為主的ETF,因具有避險特性或投資標的基期低,表現相對亮眼。
據統計,今年來統計至3月28日止,盤面上漲幅最強的ETF有期元大S&P黃金正2、富邦恒生國企正2、復華香港正2、期街口道瓊銅、台新MSCI中國、元大航太防衛科技等15檔入列,上周雖因累計漲幅較大見法人調節,但今年以來,黃金正2、陸港股正2的ETF表現均有超越30%以上的報酬率,資金板塊轉移效應明顯。
永豐期貨分析師高秉宏指出,全球貿易恐受到美國關稅衝擊造成成本提升、效率減緩,資金轉向穩定標的避險,黃金成為現階段資金移轉的主要標的,帶動金價格一舉衝破3,080美元的歷史新高,高盛也將年底金價預測上調至每盎司3,300美元。
台新MSCI中國ETF經理人黃鈺民表示,DeepSeek問世後,全球AI焦點從美國科技巨頭重新聚焦回到中國相關公司,陸股為今年來相對強勢的市場;就長線來看,DeepSeek展示中國在AI產業鏈的競爭力,阿里巴巴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人民幣用於建設雲端和AI硬體基礎設施,總額超過過去十年總和,也創下大陸民營企業在上述領域最高投資紀錄。黃鈺民建議,追蹤MSCI中國指數的中國ETF成份股包括香港國企股、美股掛牌中企(ADR)和具滬港通或深港通資格的A股,適合投資人建立長期核心配置,藉此完整參與中國市場的成長與變化。
此外,2、3月美國大型科技股重挫,連動性高的台股同樣下殺,少數上漲資產除避險性的黃金,最亮眼就是全球防衛產業。在川普政策影響下,主要國家因應區域安全需求而提升自主防備能力,朝國防預算占GDP比重增加方向前進,相關概念股成資金最佳去處,帶動國內唯一全球防衛主題ETF元大航太防衛科技股價逆勢創高,3月最高到17.66元。
元大航太防衛科技ETF研究團隊分析,長期來看全球防衛產業的買家為政府,訂單穩定且產品生命周期長,又有科技發展下的升級需求,不易受景氣波動影響,投資人可把握這波產業上升趨勢,於科技股外同步配置增持。(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黃彥宏/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