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國際資金新動向 上週外資全面回流亞股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最新的國際資金流向統計顯示,上週國際資金開始回流亞洲股市,除了越南遭資金淨流出之外,其他市場全數獲得外資買盤回補。台股先前遭大幅提款,上週獲得逾16億美元的挹注,之前弱勢、目前正透過談判扭轉頹勢的印度市場,也獲外資回補近6億美元。
其他亞洲重要市場包括南韓、馬來西亞等,上週外資分別回頭買超2.43億美元、1.99億美元。在外資回補之下,亞股上週普遍有相對強勁反彈力道,台股單週大漲4.6%居亞股漲幅之冠,第二名是泰國股市彈升3.45%。另外,包括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市場,同期間上漲逾2%,印度股市也收漲1.63%。反觀陸股與越南則呈現小跌。
針對外資上週資金全面回流亞股,法人指出,原因是美中談判有轉機、科技巨頭財報一掃AI疑慮、就業數據優於預期,提振上週美股盤勢。其中,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上週大舉反彈3.4%、S&P 500指數也強漲2.9%,已收復4月2日關稅實施以來的跌幅。
PGIM Jennison美國成長基金產品經理彭子芸表示,川普重返白宮滿100天,白宮對外表示成功促成超過5兆美元的美國本土投資,包括輝達、蘋果等公司在美國本土的投資。她指出,整體而言,4月因川普關稅政策造成市場劇烈震盪,不過,單月漲跌幅多數以持平做收,顯示已經部分消化風險因素,市場目前期待在第二個100天的政策可以轉變為「降關稅、降利率、降稅收」。
儘管關稅問題仍有很大不確定性,彭子芸認為,最具指標的Meta、微軟等科技龍頭大廠最新公布的財報亮眼,並表示將擴大資本支出,以微軟為例,本會計年度的資本支出將達820至850億美元,雖然增速較去年放緩,仍維持高增長率,緩解市場對AI伺服器租賃縮減的擔憂,也掃除市場對AI趨勢的憂慮,是吸引資金回流科技股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