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川普不挺普丁「將施壓俄」? 美2原因對烏立場悄轉變

【時報-台北電】當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上週在華盛頓出席外交政策論壇時談到烏克蘭戰爭,與會者原預期他會展現MAGA風格,批評基輔、暗示對俄羅斯的同情,卻意外聽到他批評俄方提出的停戰條件「要求太過分」,令現場錯愕。畢竟范斯曾在2月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爭執中怒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對美援不夠感激,當時外界一度擔憂美烏關係將全面決裂。
綜合《金融時報》與其他外媒報導,范斯的言論標誌著川普政府對俄烏戰爭立場的轉變。美國官員對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愈加不耐,外界愈發懷疑,真正阻礙和平的並非澤倫斯基,而是普丁。前德國駐美大使伊辛格(Wolfgang Ischinger)指出,美國原本以為只要對基輔施壓、討好莫斯科就能換來協議,但如今證明「光靠討好俄羅斯是不夠的」。
在普丁建議下,俄烏預計將於週四在土耳其舉行直接會談,但普丁已經確定不出席該會談。川普最希望促成的,是一項可引導正式談判、終結戰爭的停火協議,但目前尚未實現。儘管美國與其他西方國家威脅加強制裁,普丁仍拒絕停火。觀察人士指出,普丁的強硬立場已讓川普感到挫折。他在社群媒體上抱怨克里姆林宮「耍我」,並揚言對俄羅斯祭出次級與銀行制裁。
前美國駐俄大使麥克福爾(Michael McFaul)指出,川普正意識到普丁「並不合作」,且自己做了太多讓步卻沒有換來實質進展。美方甚至在上月流傳的終戰提案中表示願意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控制,這一讓步惹怒烏克蘭與歐盟,但普丁仍不買單。
澤倫斯基近期則積極配合美方停火訴求,在川普敦促下,他接受普丁提出的土耳其會談提案。自橢圓形辦公室事件後,美烏關係有所回溫,部分因兩國簽署礦產協議,開啟對烏克蘭關鍵資源的聯合投資。烏方認為,這讓川普也有了利害關係,「更可能持續支持烏克蘭防衛」。
儘管如此,川普是否真正將立場轉向烏克蘭仍未明。他曾稱普丁的會談提議是「對俄羅斯與烏克蘭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天」。曾任拜登政府國安會顧問、現任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學者的格林(Eric Green)指出:「川普看出普丁不合作,但我不認為這會促使他對普丁施壓。」
伊辛格對范斯的立場轉變表示欣慰,認為美歐對戰爭的看法正趨一致,但也批評范斯「未踏出下一步,即對俄真正施壓」。
其他美國政界人士則更為強硬。川普盟友、參議員葛蘭姆(Lindsey Graham)推動一項跨黨派法案,若普丁不展開認真談判,將對進口俄羅斯能源國家商品課徵最高500%關稅,已獲72位參議員支持,顯示國會挺烏立場穩固。葛蘭姆表示:「這些制裁顯示我們認為俄羅斯才是主要壞人」,並警告普丁「若還想耍川普,將是致命錯誤」。
專家認為,俄方策略是耗美國耐性。麥克福爾表示:「普丁打的是長期戰,他押注川普會失去興趣、美國終將中斷軍援,進而削弱烏軍。」(新聞來源:中時新聞網 許庭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