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國際金融》關稅戰後 中美新型貨幣戰登場

時報新聞   2025/08/02 16:04

【時報-台北電】關稅戰方興未艾,中美角力另闢擂台,新型貨幣戰接續開打。美國通過穩定幣三大法案,奠定基礎並增加美債需求;香港《穩定幣條例》1日正式生效,北京以香港為沙盒試驗先鋒,探索穩定幣作為替代支付方案的可能,進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穩定幣成中美貨幣戰的下一個戰場。

 東吳大學智能商業研究中心主任李宜熹分析,美國急推三大穩定幣法案(GENIUS Act、CLARITY Act與Anti-CDBC),關鍵動機有三,一是確保美元主導的金融地位,穩定幣須1比1以美元或美國國債完全儲備支持,創造美債長期需求,鞏固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

 二是搶占國際數位資產規格話語權與創新優勢,藉由穩定幣具有即時清算、極低手續費、全球可用等技術優勢,布局新金融的發行與監理標準;三是破除現行法律的模糊狀態。

 美國推動穩定幣,預期會造成多項影響。首先是美元化加劇與貨幣主權挑戰,特別是新興國家,可能出現加速美元替代本幣的現象;其次是全球支付系統重構,傳統銀行可能被大型非銀行公司(如亞馬遜與沃爾瑪)自家穩定幣平台替代。

 其三是國際監理競賽與規格出口,美國正利用立法,要主導全球穩定幣標準化方向。第四,系統性風險擴散。穩定幣可快速跨境流通,若監理與洗錢防制和打擊資恐體系落後,可能成為全球金融風險的「傳染源」。

 在此同時,香港正式進入穩定幣發行時代,但港元穩定幣若要成功運行,仍受美國匯率政策及香港金管局操作穩定性的牽制。預期中國大陸將支持發行人民幣穩定幣,讓香港在既有的離岸人民幣的基礎上,為人民幣國際化持續推進。

 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後,西方對俄祭出多項制裁,其中金融制裁手段包括凍結海外資產及禁止俄羅斯主要銀行使用SWIFT等,將美元武器化,引發有關國家希望創建新支付系統,繞過SWIFT進行跨境支付。

 香港《穩定幣法案》的落實,擔負著北京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與美元抗衡的任務;透過港元或離岸人民幣作為錨定資產,繞過美國主導的SWIFT系統,以去中心化形式承擔國際支付功能,應是中國大陸發展穩定幣的重要目標。(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金融理財組副主任陳美君)

注目焦點

推薦排行

點閱排行

你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