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週線翻揚,創指連六紅,AI概念續點火,惟人行恐難跟進Fed降息

在9月12日這一週,中國A股主要指數表現強勢。滬指週線翻揚漲1.52%,以科技股為主的創業板指數追高2.1%,追平自2020年6月5日至6月25日的連六週收紅紀錄,為近64個月來最長的長紅走勢。科創50指數更大漲5.48%,顯示資金熱度持續集中於科技與AI類股。
市場焦點落在AI晶片設計商寒武紀(688256.SH)。即便科創50例行調整恐帶來高達80億元人民幣(約11億美元)的被動賣壓,投資人對寒武紀的信心並未動搖。該股在8月股價翻倍,權重突破指數10%的上限,引發調整壓力,上週因獲利了結一度回落14%,但最近一週迅速反彈10%,再度逼近歷史高位。雖然本益比高達521倍,遠超輝達約50倍的水準,市場仍看好其「AI國產替代」角色,受益於北京大力推動科技自給自足的戰略。
數據顯示,CSI人工智能指數今年以來累漲60%,遠勝滬深300與上證綜指的15%漲幅。寒武紀上半年營收暴增至29億元,較去年同期僅6480萬元大幅躍升,並轉虧為盈,獲利約10億元,公司預計全年營收將達50至70億元。分析人士認為,在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科技巨頭加大AI投資,以及DeepSeek突破推動產業熱潮下,資金湧入趨勢料將延續。
展望後市,中國股市多頭氣氛延續已進入第12個月,AI題材成為資金追逐的核心,帶動滬指站上近10年高位。不過,宏觀政策面存在隱憂。隨著美國聯準會9月16至17日會議料將宣布降息25個基點,並可能在年底前再降兩次,人行雖面臨政策寬鬆空間,但在股市火熱之際恐難即時跟進。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指出,若A股漲勢延續,人行短期內將避免立即降息,以免重演2014至2015年「寬鬆推動-股市泡沫-崩盤」的惡性循環。他認為,人行或將觀望數週,視市場修正情況再小幅下調政策利率10個基點。迄今,人行僅於5月小幅下調逆回購利率10個基點,並將存款準備金率下調0.5個百分點。
對決策層而言,「不動」同樣隱含風險。7月中國工業生產創下八個月低點,零售銷售顯著下滑,新增人民幣貸款更出現20年來首次收縮,內需疲弱與融資需求不足的問題持續存在。雖然居民存款高達160兆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但消費與投資意願不足仍是制約經濟的核心隱憂。